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鳥哥筆記(ID:niaoge8),“春羽計劃”作者【曹曹曹阿瞞】,授權轉載發布。
廣告平臺增多人們注意力分散,平臺規則越來越嚴,創意需求越來越高等原因導致流量獲取越來越難也越來越貴;做運營推廣工作幾年越來越覺得工作不好做,無論是網站還是app又或者網店,各自媒體平臺,這些流量的獲取都比之以往難太多了,因此寫下這篇文章想要用自己的過往經驗來和大家談談關于流量的看法,并探尋中小企業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和形式來獲取足夠的流量。
本文選題角度是從狹隘的流量角度來分析,因為從大角度來說中國互聯網流量的變遷史不僅是中國互聯網各大平臺與品牌的發展變遷史,中國網紅的變遷史,還是中國互聯網起來后首富的變遷史,中國運營技術與內容形式的變遷發展史,一兩篇文章也根本講不清楚。
01
什么是流量?
說到流量大家瞬間想到的是什么?是網紅?是直播?是某些新聞人物事件?又或是某個讓你覺得有趣的信息?被人熟知的品牌出新產品了?
你想到的這些你認為就是流量嗎?能代表流量這個詞的意義嗎?如果不是的話流量到底又是什么?
關于流量我從百科詞條上面找到了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從物流學角度,說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封閉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體量又稱瞬時流量。第二種是從互聯網角度,說流量是在網絡指在一定時間內打開網站地址的人氣訪問量。
有人說流量是渠道,是用戶,也有人有其他的認知觀點;不過比起物流學名詞或網絡信息技術名詞的角度認知,我個人更喜歡用【關注度的聚集體】來表示。
我曾思考過種種關于流量的定義,一開始我以為【注意力】但經過一段時間,我覺得用注意力太片面,太局部;所以后來我又認為【關注度】是流量,因為關注度比注意力的范圍更廣一些,目標對象還能包含人、事在內的種種而非僅僅指能力,兩者的性質不一樣。
現在我又認為【關注度的聚集體】,因為沒有注意力的吸引就沒有關注度,沒有關注度的加深就沒有互動,沒有互動就沒有有效的互動量的積累,沒有有效互動量的積累就沒有不少人都在談論的商業價值根基,別人說的用戶或者說渠道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這不是標準定義,而是我的觀點。
當然想要形成巨大的商業價值也不僅是互動流量的積累;流量也不只是吸引力或說互動關注這么簡單,在流量的積累是有環節想過程的,要獲取更多的流量,還要在積累的過程之中,引起制作參與者人與人之間樂于參與和互動,引導分享并通過各種方式和篩選,挖掘,是多步驟的行為。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代表著流量,流量分為【有效流量】和【無效流量】,其實即便有互動的流量也不一定就是有效流量,只有有效的流量才算得上真正富有價值的流量。
所以知道流量是什么也不行,還要知道產生的人,事,物及如何有效的引導獲取轉化;有效的流量,重視把控完整的獲取過程,聚集有效流量才是運營活動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舉個例子,做活動讓利吸引人是不少運營常用的手段,但對于某些品牌或者產品來說大力的減價,降利的優惠活動,有時候可能吸引來更多的不是精準的目標群體不說,不是設想的流量群體不說,來的反而還是一大群羊毛黨,而羊毛黨這群人看似流量但實際上也是我說的虛假流量。
虛假流量除了能夠代表完成公司的初定活動目標外,最大的壞處可不僅是搞亂了數據,嚴重的還會影響后續的不同KPI考核業績,及對于后續的商業活動策劃與內容制定執行的過程優化;這樣的無效流量有還不如沒有。
常見的還有一種是本地或者異地參展,對于有些公司的管理層或者運營人員,特別喜歡去找一些關于本地或者異地的各種展會去參加,以求達到品牌曝光還有業績的提升,這些方法不能說不對,只不過對于不少公司來說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形式。
因為品牌的效力沒有達到應該跨界拓展的程度,門店和口碑及后勤的實力達不到,要么參展是白花錢浪費自己公司的人力,財力,平白增加了運營成本;要么做到了所謂的品牌曝光吸引了部分的目光。但在一段時間或者長期時間內沒有被擴大傳播和使用,其實也是無效的,新品牌產品缺少品牌的底層功效或說是積累沉淀!
方式選錯了,實力沒有達到,對于不少的品牌來說,有那個錢參展還不如讓利本地區域性的目標人群,做一些跨界的聯合活動,這樣同樣的投入下,搞不好產出獲得到的流量會更多,也會更有效。
還有私域流量概念火熱的時候,有不少公司都在招人搭建團隊做私域,但有些低復購率,買流量的成本低于運營成本其實有不少是沒有必要做私域,因為獲的到的可能是無效流量或者是高成本流量,可能更不劃算。
微信公眾號、抖音刷閱讀/評論/點擊/關注等數據,這些在我看來都屬于無效流量(某些代運營和某些帶貨團隊企業為了數據,為了業績做的行為不在此話群體內)。
02
有效的流量是什么?
上文對于流量我的觀點是流量用【關注度的聚集體】這詞來表示,這里我在添加【互動】倆詞,并且形成認為【有效互動關注度的聚集體】才是流量形成的最根本東西觀點。從上文之中我簡單的分析過了【無效的流量】,那根據觀點什么才是【有效的流量】?
有效的流量,我認為是高質量的流量,高質量流量指的是互動率高,認同感歸屬感強,商業轉化價值高的被吸引了的注意力主體相對投入成本低的流量,這些都是!當然很多時候一個新生品牌并不能做到多強多高的局面,所以這里我從消費主體的購買行為路徑說一下。
一般來說作為流量的具化載體主體(我這里給看做人,指的是人),想要對于一個品牌有認同感,歸屬感,那么她/他們應該對產品或者品牌有了一定的認知,了解;甚至是熟悉,參與(使用,食用,購買、選擇),然后才是信任、選擇分享。
所以我認為購買行為路徑也是品牌吸引注意力的過程,只是主體不一樣罷了,目標不一樣罷了,但是形式都是既定的,相同的。這個過程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上的,一個是【行為】動作。前面的思維認知深淺是百分百決定了后續的行為深淺的主要存在,特別是容易情緒化的女士群體,他們的【思維】與【行為】也決定了品牌主體的推廣選擇(具體見后文)!
再者認知、了解、熟悉也不是一回事;一個品牌或產品怎么宣傳,選擇什么渠道,有什么資源,用什么方式,做什么促銷,其實除了看企業的做宣傳的目的,資源與運營投入實力,還有更多就是看這些目標群體的整體【思維】上對品牌的認知深淺,也就是認知,了解,熟悉的程度來選擇具體的活動宣傳引導方式!
比如完全沒有名氣的新店開業,自己有信心的,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些大V借助他們的流量,也可以多找一些小V給她和他們的粉絲送福利,又或者本身店面沒有那么大,就可以開業前一周借助物業或者直接在門店附近發傳單都可以,但是如果本身就是連鎖又有很多家,自有宣傳渠道也不錯的話又是另一種操作方式。
很多人以為爆款就可以讓品牌一步到位,以為做品牌不需要沉淀,靠幾次火爆的廣告真的可以一步到位,這是絕對不正確的觀點,要知道以前做個知名品牌都是百年,幾十年,后來時間縮短了也是十幾年。
就算最快的知名品牌小米和字節也是因為行業的屬性,也用了幾年且他們每年也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做各種內容來鋪天蓋地的投放制作本公司的廣告,來加強人們對于他們品牌更深的認知,就這消費者還能有其他的選擇余地。就算是真的火了,那也才是考驗品牌內涵,企業供應鏈和其他后勤服務的功力開始,挑戰反而更大。
扯遠了,我們再來說說,為什么品牌吸引注意力的過程也是購買行為路徑?
主要還是因為互動率和商業轉化價值就產生在這個階段或說那些品牌、產品的運營人員能夠進行人為干涉后的過程也在這個階段生產內容,渠道宣傳,吸引需求的目標群體,精準的粉絲群體以及鐵桿粉絲群體,制造有互動參與的機會。
這些群體對于關注到的品牌或者產品有需求、有互動、有信任感、只要不在長期無效運營之中被營銷到厭惡,沉默,或因其他競爭對手出現被吸引以及流失。
那么就一定會產生價值,這個價值正是眾多大品牌,大小網紅,各互聯網品臺能夠火起來,甚至在商業交易市場被高估價值的主要原因。對于品牌方來說高價值的目標主體就是流量有效的流量。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流量里面包含的不僅僅只是關注度,有效的注意力聚集體的幾個表面的字義,還有注意力載體背后的行為邏輯以及品牌產品方的運營思維與執行舍與得,得與失的選擇邏輯在里面。
這樣被聚集的流量或者說高質量的有效關注力的聚集體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個人聚集的,一種是被平臺聚集的;一般來說被平臺聚集的流量群體都可以被稱之為用戶或說粉絲,而被個人聚集起來的只能成為粉絲,而且個人的多數都是借助了平臺作為承載載體,被稱之為網紅,知名IP,或者KOL。
他們的稱呼不同,意義不同,常見的變現方式也不同。比如KOL或者說網紅變現方式有帶貨,為他人做廣告,買課程,出書售賣等盈利方式;但平臺就多了,賣貨,賣流量,另外拓展做品牌等等,而且平臺和個人是矛盾的共同利益體。
最后關于目標群體這里我還多說一句,運營人員做活動的時候,不要以為所有的人都是你的目標,不要以為所有人就在那里很好吸引,不要以為你想的你以為的就是目標群體他們所有人想的,不要以為他們很傻或者很聰明,要知道任何人是不同的人。
因此我們在劃分的時候才會以男和女,老人和小孩,少年和青年,高學歷低學歷的,有錢的和沒有錢的,消費欲望高和低的,還有和平臺和網紅(大小,男女)合作方式也是不同,做活動引流量之前多多想想琢磨琢磨。
03
一個新品牌或產品怎么做,才能吸引注意力?
有人會說建立渠道,提高產品競爭力,做好用戶群體的運營,或者做裂變,做活動;他們說的這些都沒有問題,系統點來說一個企業的流量獲取行為無外乎是從【外部】及【內部】兩方面著手。
【外部】可以是流量的購買,可以是借助外部自媒體平臺自建自己的相關賬戶端,可以利用自有的資源和別人互換,甚至接受投資。
【內部】的流量則是來源通過品牌的優勢,企業的社會地位,口碑等來吸引,甚至是由的其他宣傳渠道做裂變活動,不過其中也要注意很多東西,比如我上面說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及其他。
我老家在農村小時候只要鎮子上放電影,即便我在家里不知道這事,也會有同街道的小伙伴跑來告訴我;就算他也不知道,但在臨近播放前總會有一大群人在去看的路上,讓我們好奇詢問,然后就知道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是因為街就這么長,我家就在主干道中央,街道放電影在那個娛樂缺乏的時代,是一個指的被分享和追逐的熱門事情,無論老人,中年人,還是小孩子都會去看。
小時候我能夠在家一次不少的看電影,除了街道小,我們家占據了有利的位置,還有放電影前引起的人群關注和聚集追逐,這是那些年代線下的事情,但是如今科技發達的今天,互聯網時代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你會發現,在互聯網時代只要你沒有脫離群體,只要你能連上網,只要你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要你有一兩個別人都有的社交軟件,只要你手機后臺沒有可以設置屏蔽,那么社會上的最熱門事件,信息,你多半也會通過網絡平臺的推送或者朋友,家人,同事之間的溝通交流就能夠了解到。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能還會去上各個平臺仔細的了解一番,然后無數個像你這樣的人就又聚集成了流量,但又因為本身是借助了平臺了解信息或者事件,這里的流量準確的說應該是流量池和我說的注意力的聚集體還是有些區別,這里就不詳細解釋,以此舉例延伸說明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還有主動條件與被動的原因。
主動條件:一般指的是自發性的;比如我有需求,我主動尋找,然后你的產品和品牌滿足我選擇的條件,然后被我發現的品牌在眾多競品之中一躍而出,因為某些原因被我選擇了。
比如我們會在淘寶上面買衣服,在京東上面買電器,在考拉上面買國外化妝品,在拼多多上面買小件便宜貨,這些都是我們主動選擇的品牌特質條件所影響的。
被動條件:指的是非自發性,比如我有需求,甚至是緊急迫切的需求,需要滿足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的選擇。
比如我家貓突然生病,我晚上下班才發現,我雖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看病的地方品牌口碑也不錯,但我最后還是選擇就帶它在最近的寵物醫院醫治。又比如我下班的時候突然想吃烤肉串,我知道網上能夠定外賣,但是我卻在路上馬上就買了一兩串先了饞,并沒有絕對的考慮品牌口碑什么的。
除了主動和被動的條件外,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我是誰和他們是誰;我們是做什么的,他們又是做什么的;我們在哪里,想去哪里能夠到哪里,他們在哪里!認識自己,認清自己;認識目標群體,認清目標群體,也是能夠獲得有效流量的需要關注思考的重點,千萬不要因為做活動而做活動。
回到一個新品牌或者一個產品怎么做,才能最易吸引別人注意力的話題上,這里我想延續上面的主動和被動的關系,從消費文化的角度來聊聊。
消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中,人們在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社會生活以及消費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消費行為和消費環境的總和,消費文化包括物質消費文化、精神消費文化和生態消費文化,它是社會文化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互動百科。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如今社會中影響你購買一個產品或者選擇一個新品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杰瑞·麥卡錫(Jerry McCarthy)教授在其《營銷學》最早提出了4P營銷理論從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等方面來助力企業營銷策劃。無獨有偶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與4P相對應的4C理論,講消費者、成本、便利和溝通。你會發現這兩個理論很有意思雖然看起來都是從企業營銷角度的,但是4C更注重消費者。
生活中我們在采購產品,選擇品牌的時候考慮的是什么,什么又導致產品和品牌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的選擇考慮點簡單說就是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麻煩,能夠讓我覺得值,讓我開心,讓我認同,讓我驚訝,引起我心里情感波動的互動點和價值認同點以及信任。
比如我喜歡答案茶的火爆,是因為引起我的好奇和儀式感!
答案茶答案茶請你告訴我,誰才是世界上最帥氣的人,(感覺串臺了),拿到了飲品先念一句魔咒,然后打開蓋子!嘖嘖,說實話我當時看到了那個視頻,我也好想好想去買一杯試試,更何況那些更需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寶們,可惜答案茶最后還是敗落了(供應鏈,管理,被山寨,后勤服務等問題不細說)。
喜歡喜茶能夠火,是因為其背后那個年輕創始人的對產品極致研究的態度被認同,我看過幾篇他們創始人的采訪,那個年輕人老大對待產品的研發極致態度,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
喜歡用淘寶、京東、美團外賣是覺得讓我方便,而且他們都是大品牌值得信任,服務完善,還有品牌效應。
還有更多的...這里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而引起注意的則是傳播渠道,方式,內容的抉擇!
近年來不少大品牌除了從以上的不同角度來吸引目標群體,從而達到獲取注意力關注度以及有效流量的目的外,從廣告方面,也不在是從強硬不知所以的,大量曝光和反復重復的角度了而是通過文化內涵,品牌理念植入思想的角度,且更注重服務和故事方面的情緒調動了,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更多,更深層次的被動記憶,這其實也就是營銷企業在做運營的時候對傳播渠道,方式,內容的抉擇。
現在產品同質化太多,廣告營銷同質化,人們的選擇太多,對廣告免疫程度提高,然后新時代新的消費觀念興起后,一個人的記憶實際上只能記住兩個品牌;所以人們改變了吸引與關注的方式方法,從心理和行為上進行更多的營銷互助。
比如誰把受眾當做人來看,平等友善的對待,一開始在宣傳的時候就講人話,愿意更多的為受眾著想,貼近生活,那么誰就有更大的幾率被選擇,被分享,被推薦。【新】,【奇】,【美】,【好】,【真】,【平等】,【愛】是新時代流量獲取,內容傳播制作主選角度。
但在制作傳播內容的之前還需要確定好認同目標群體行為觀念,平等對待他們,認識他們就是今天多數品牌或產品的主體公司先需要重點著手做的事情,然后在進行創造被認同的行為儀式與空間(特別是女性用戶群體,愛照相,主動照相現在利于傳播)。
走進流量主體,認識主體,接受主體,陪伴主體,就像是男生和女生談戀愛,接近她走近她,平等的真心對待她,和她天天高頻聊著有趣的話題才行!
所以如今一個新品牌或產品,前期的年度推廣計劃與內容傳播角度,選擇帶著談戀愛的思維去做準沒有錯。
說到這里,我這么說還是有些狹隘和籠統,因為真正影響品牌被選擇的因素很多,如被資本參與運作,如品牌內涵,品牌年代,社會地位,運營團隊大小,能力高低等都會影響品牌的傳播擴展以及流量的獲取,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有機會我可以琢磨琢磨寫一篇來與大家聊聊)。
04
什么會影響流量的大小?
前面說那么多關于什么是流量的問題,也籠統的說了下什么影響品牌被選擇的問題,下面我們再具體的聊聊什么會影響流量,會影響有效參與的關注度層(程)度,吸引力的層(程)度。
能夠影響流量大小,從廣面去講我認為有國家政策,平臺的合作深度,企業的社會地位,年度運營成本投入的多少大小,有效內容形式的多少,渠道規則,內容傳播渠道的寬廣度,內容數量,質量,這些都必然會影響流量,但是這些話太空,所以我想從狹隘的角度出發在說一說,畢竟生活之中小企業更多。
流量分為流量池和流量,流量和流量池都是注意力的聚集體,流量池包含流量;流量池也有大小,也有有效和無效流量池說法,比如賣釣魚器材的成熟流量池也許對賣保溫杯的商家來說是有效流量,但對于大款女裝來說就不一定是有效流量池了。
不是所有有關注度的有吸引力的聚集體都是流量,只有有效參與的關注度的聚集體才是流量!這句話什么意思?
流量和流量池都是注意力的聚集體前面的內容我有解釋,但為什么有關注度的有吸引力的聚集體是流量呢?因為在我看來,注意力的聚集體是有前提條件,是注意力和注意力的聚集組成,是需要【投入成本】和【損失成本】。
這個成本有可能是注意力主體的時間,耐受度,需求感,也可能會是其它痛苦,不過想要讓注意力聚集,就需要想辦法從目標主體的角度解決他們的【投入成本】和【損失成本】帶來的痛苦。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什么多數的男生怕和女生逛街,且內心還覺得非常痛苦?
因為對于多數男生來說,女生逛街喜歡逛來逛去浪費時間還累人,還不如打游戲還不如在家躺平,所以痛苦的原因是覺得不值的,也就是【投入成本】和【損失成本】太大。
解決吸引流量的難點其實就是像解決男人逛街問題一樣,要降低或解決目標對象主體的【投入成本】和【損失成本】帶來的痛苦,通過各種形式方法將主體的注意力聚集吸引留下來,形成真正的有效的聚集體,避免無效流量(這也是我認為是有效互動的聚集體關注度的主要認識來源)。
05
什么是無效流量?
沒有商業價值或者找不到商業變現的價值,關注度主體互動率低,甚至沒有互動率,更別提什么認同感歸屬感,以及投入成本已經超過產出成本太多的流量(不要說什么用現在成本買未來,沒有足夠的被選擇邏輯支持一切假大空),其實都可以歸于無效的流量或者說假流量。
有些假流量是為了滿足KPI存在的,有些假流量是運營人員目標群體選錯了,內容制作錯了的原因;有些假流量是因為活動方式選擇錯了,還有些是曾經是活流量后來被運營死了,最后就是假流量本身就是被需求的假流量(比如刷數據的),如何區別真假流量,我覺得首先要排除是刷數據得來的虛假的流量,其次就是對自己有沒有用,活躍度高低(因為對自己沒有用的流量是個雞肋,還要花人去維護在真也是假)。
我曾經在抖音上看到一個美女賣女裝的,但實際上生意一直都不好,因為她吸引人群都是男的,大多數男的都不會在網上買女裝,而有一個女孩卻選擇賣男裝,然后賺得盆滿缽滿(這個事情很有意思,你說是真流量還是假流量)。
前文我也說過,想要流量產生是需要吸引注意力,但是想要給人留下來并達到變現轉化的目的其實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有效的流量不僅僅是表面的流量,也不是表面的注意力吸引。
我認為流量是有效互動的關注度的聚集體,但有效的流量還有后續的根基來進行鞏固。這里的根基我以——主體+內容+載體+形式+受眾等為組成系統,然后統一形成可以被吸引的內容或者事件或者信息作為注意力的吸引點面。(內容受眾其實也可以是內容生產制作者)
主體:內容的生產者,可以是個人,可以是企業。
首要受到影響的是主體的目的和需求,因為主體被吸引肯定會有原因,也許是價格,也許是需求,也許是突然覺得產品或者品牌的宣傳廣告美,也許是因為距離他近,又或者品牌口碑好。又或者其他原因,這個原因對于企業來說也許就是引起關注力的破口點。
內容:可以是信息,還可以是其他。
影響內容傳播的除了內容的形式,結構,標題,價值;其實還有內容制作產出的主體,外部傳播的渠道大小,以及受眾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對于內容解碼接受的程度,以及傳播渠道的規則,行業受眾基數,自有受眾(粉絲)基數,獲取流量的目的與形式。
載體:承載內容的盛具,可以是平臺,也可以是人。
影響載體的選擇:有內容,內容的形式,內容的渠道選擇,以及企業愿意付出的成本投入,受眾的所在以及獲取流量的目的與形式。
形式:承載內容的盛具,內容的表現具化載體,可以是音頻,視頻,文字,聲音。
影響形式的方面,有很多;比如企業運營投入成本,內容的形式,渠道的選擇,產品的屬性品類,活動的目的,運營老大的想法都是可以影響形式。
受眾:是內容接受者,其實也可以是內容的生產者,或者在生產者。
以上所有都可能影響受眾,也可以看(一個品牌或產品怎么做,才能吸引注意力的內容分析)。
06
中小企業該如何以最低的成本來獲得流量?
影響流量的原因有很多,影響信息的傳播要素同樣有很多信息源、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媒介和反饋,這些都是。而且更復雜的是想要受眾群體主動傳播的話還可以分的更多,如喬納·伯杰《瘋傳》里面就有:“社交貨幣”,“公共性”,“實用價值”,“誘因”,“情緒”,“故事”!
作為運營策劃我在公司最怕的其實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公司的部門老大讓我跟熱點事件寫一個朋友圈的刷屏稿,第二件事看到某網上的爆款熱門活動,然后也讓你策劃,其實先不說我能不能寫出來,但是老大們總想依靠一兩篇文章,視頻來蹭別人的流量,以求達到火爆的目的。
也不說蹭的好壞,會不會翻不翻車,就說自己的連個發的自屬渠道都沒有,或者有那么千百個攢了數月半年不知道還沒有有互動的小粉絲,或者朋友圈都是公司的五六個人轉發,真的能夠傳播出去嗎!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互聯網大變局:從「流量信仰」到「數據信仰」》說:流量只有三個來源——要么是自帶的,要么是拿錢砸出來的,要么是先發優勢換來的。
比如微信的流量一半是自帶的(QQ導流),一半是先發優勢換來的;比如抖音的流量一半是自帶的(頭條導流),一半是先發優勢換來的;比如瑞幸咖啡的流量一半是自帶的(微信導流),一半是拿錢砸出來的。
我非常認同作者觀點,不過這些都是大公司,大品牌的做法,但是相同點是小公司你想要發出聲音,也要有自己的能夠發出聲音的地方才行,有自己的優質內容才行,有自己的產品或者品牌自主突出優勢才行,這才也是必可避免的!
所以就算不需要你像大公司那樣砸錢,也是需要基本的運營投入,比如設備,比如工資,比如人,比如每月的運營費用,所以需要建立自己的媒體發聲宣導渠道。
最近有一個現象,視頻不是火嗎?所以就有不少公司為了自建視頻渠道,就設立一個崗位,招一個人一個月工資開5000元做賬號,要求會拍,會剪,會寫,還有做幾個渠道賬號,并且設定發布數量、粉絲數量、評論、點贊互動等等KPI數據考核。
我覺得跟做夢沒有什么區別,也不想想真有那個能力的人,不知道自己做,會缺你這5000塊錢嗎,按照這個要求完全自己做,就算真沒錢忍一兩個月也就來了,我并非諷刺一些公司,也不是看不起一個人的能力,但一個人真不是萬能的。
究極原因其實并不是公司拿不出來錢,也不是不想拿,而是很多公司壓根就是為了有需要做而做一些事情,很多HR對比所謂的市場價只是為了機械的招人而招人,很多老總看似重視也不重視的原因,壓根沒有認識到,認清楚一個崗位需求和崗位要求背后的重要性與目的性,為了改變我們需要做到!
所以中小企業該如何以最低的成本來賺取流量?除了以上的內容,我又從其他些不被注意到的角度說說我的觀點,我認為除了要滿足上面的內容這下面的條件依舊不可缺少才行!
第一,舍得花錢。
可能第一條有人看到了就會說,企業運營本來也就需要成本的啊,老板的錢也不是大水漂來的,也是一分分賺來的!這話說的沒有錯,但是我這里的不要怕花錢是從幾個方面來說的,要知道錢絕對能提高成功的幾率,買來試錯的成本投入,買來不必要浪費的時間。
當然花錢還是主要還是為了建好自己的自有渠道(本文更偏向于線上),建立自有宣傳推廣渠道是目前眾多,中小企業首先需要做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因為流量貴的原因,還有自己渠道是自己生存發展的命脈原因,但下面我就具體來說一說怎么花錢,應該從哪里花錢。
1、人的成本投入是必須的
人的成本投入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崗位成本的投入;第二個是團隊成本的投入。
首先是崗位成本投入,我一直都不認同一個公司,特別是小公司重要的部門和崗位用低廉的新人;但往往很多小公司偏偏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原因,反而最喜歡使用那些新人(不能否認有些新人很厲害)。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往往很多本來應該被抓住的機會反而都被新人意外沉默了,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看不見的損失成本。
什么是重要的崗位?
比如運營(增長)相關的崗位,比如招聘相關的崗位,比如公司只有一個人的重要崗位;這些崗位給新人的話,造成的損失必然是巨大的。
只是現在看不見而已,有的時候錯了,直接管理的老板可能還會以為也許事情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他們不明白人才方面,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至少有不少老的運營人員和HR他們的錯誤都是已經在其他的公司試驗過了,多數來到你們公司后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HR,我覺得是專業性和態度,她是公司人才探尋官,挖掘人才對她的要求其實還是蠻高的,無論是人格,知識,又或者其他的專業性;有些有能力的面試者脾氣很怪,能力很強。
但是卻不善和HR溝通,但不一定不適合公司的崗位,小企業求發展看的不是HR的要求,也不是老板的要求,而是崗位的要求和業績目標的需求,但有的小公司HR的權利賊大,態度賊惡劣,專業素質賊低。
所以我覺得中小企業招人的時候,除了那種實在是不符合要求的,就算HR面試了一次,老板也最好在進行面試一次,另外面試的時候一定要清楚崗位的需求,設立的目的,多考考別人的專業性,別一直對著別人的家庭私人的事情一直問來問去,我是來面試的,不是來相親的。
當然也不是說新人不可以,畢竟我也是從新人過來的(有的新人的確很厲害不得不承認),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各種制度不完整的情況下,還是要用老人來給你建設一套完整的崗位系統,或帶新人也可以,這樣做可以降低更多公司看不見的沉默損失和更大幾率的獲取更多的機會,做出更適合目前情況的決定,一個新人來直接上崗,沒有老人帶的話,我只能說自求多福。
在我的認知觀點里,具體的哪些崗位不適合新人直接上崗,首先是運營相關的有直播/帶貨運營,電商運營,增長,視頻運營等平臺規則比較嚴厲的,公司迫切需要提高業績,增長流量數據的相關崗位,這些崗位迫切的需要做的多見的廣的專業人才,只有專業的人才知道如何適時,適用的提出創造更多的合理貼切的方法方案的崗位,另外就是HR,盡量不要用新人,盡量不要用新人!
還有就是團隊的成本投入要合理,不要以為有些崗位真的是可以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情,不要期待一個人能夠把所有的事情很快的做完,不要為了所謂的考核KPI而做出所謂的KPI,制定所謂的目標;目標制定再大,也要能夠完成才是真正的目標;理想在豐滿也要現實才行。
比如招一個一月工資開3000-5000元,一個人做賬號,還要求會拍,會剪,會寫,做幾個渠道賬號,并且設定粉絲,評論,點贊互動等等KPI數據,還要求從零做好的事情,我就覺得極為不合理.
至少這個為了別人有我們也要做的做而做崗位招人就是不合理的事情,招一個策劃順便給設計做了,或招一個設計要求順便給策劃做了,或花3-4000找一個社群運營,找一個新手增長運營等,我認為的這都是在開玩笑。
因為如果真的是只想依靠視頻或者策劃,設計做一個普通的宣傳,簡單的管理社群而已,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個崗位其實就沒有必要存在,也沒有必要制定那些所謂的考核,不信你們停了這個位置試試看,有沒有影響,甚至有時候,有了這個低價的人還不如沒有。
但如果是為了匹配公司的各種宣發需求,或是提高業績需求,做好運營的目的,比如視頻的團隊至少二三人左右,這兩三個人的水平即使是一般最低的投入一個月也差不多2萬左右,這錢真不多。
這些崗位的人他們是為了完成企業需求而存在的,他們所做的需要更專業,不是為了填坑崗位而存在的,不是為了滿足崗位KPI存在的,只有明白了這種不怕花錢的投入,在人才身上舍得投入的人才配賺錢和才是真的節省錢。
所以這里為做流量獲取和增長而花錢找專業人,合理配置團隊,是做好工作是中小企業獲得流量的前提條件。
2、運營推廣費用的投入是必須要求的花費
做運營的兄弟姐妹需要注意,做運營活動的時候,策劃的時候,該向老板申請運營推廣費用的就一定要申請,該做的費用預估一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給投入成本算進去;另外還要一定要學會借用外力,不要悶著頭自己做,自己完全用自己的資源做,相信我準沒錯,我以前我一直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后來我朋友被他老板投資做公司了我和他溝通過了之后才明白。
比如做抖音號,前期肯定需要投抖+,每周每個月甚至幾個視頻投一次,都是需要錢,也需要有規劃,中期也要搞些粉;總不能每一次急需要使用的時候都自己點錢或者在去申請,有些公司申請這些麻煩的很,如果你沒有給預算做進去,總以為靠著簡單的內容不花錢就可以完全做好,讓老板誤解了那其實也是你的工作問題,怪不了別人。
再次提醒下做任何長期活動,項目前一定要給總體預算做好且還要做個月度的推廣預算,另外在做一個可能超額的預算,盡量寫清楚寫細化一些使用的原因和目的,讓老板心里面首先有一個底。
畢竟我們做運營,一定要知道老板找你來是做事情的,所謂的做事情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滿足他的需求,第二個是讓他滿意;有些錢是必須要花的,所以該花錢只要合理就申請,切忌諱悶頭用了自己的資源,做了事情累死累活,沒達到效果最后反而是自己沒有實力。
第二,知道流量在哪里,知道怎么尋找、挖掘流量。
人事物都準備好了,你才能進行下一步,畢竟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企業到底如何以最低的成本來賺取流量?
我認為想要獲取流量最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流量在哪里,這句話里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自己的產品目標群體,第二是別人已經聚集好的流量,我能不能通過各種方式來挖掘,甚至購買使用,比如不少廣告或者KOL的用戶和粉絲就屬于第二類的這個群體!
找自己產品流量的方式,一般都是比較傳統的方式,通過線下做地推,做展會,甚至做車廂電梯廣告來宣傳公司的信息,展示自己企業的聯系方式。
這里面最需要考慮到的幾點,就是我是誰,我能夠提供什么,我提供的與之競品的優勢在哪里,我的目標群體是什么,他們喜歡什么,年齡多大,購買力如何,又在哪里,我該通過什么方式找到他們,使他們信任,并且能長期的和他們能夠做到溝通聯系。
第二種通過廣告平臺或者KOL來做宣傳推廣及自己在平臺里面搭建自己的賬戶,或樹立自己的品牌KOL,IP,在這里我直接推薦各公司找專業的人來支持打造自己的IP,這樣做能夠借助平臺的優勢,快速的搭建出自己的宣傳渠道。
當然內容不僅僅只能從公司的品牌角度(這樣太無趣單一),還可以從品牌IP形象,甚至員工,老板以及特別團隊的角度來進行打造內容,多方位宣傳軟植入,這樣品牌或者產品間接獲得到的關注度反而會更有幾率高一些,畢竟沒有人喜歡看直愣愣的硬廣告。(以前我超喜歡看九鍋一堂的抖音賬號)
這樣做目的同樣是通過各種方式轉移到自己的流量池里面后,他們就屬于自己的渠道里面的資源,運營得當的話是可以低成本,反復的使用,降低廣告的投入成本;具體這里面的大方向實際也就是你常常聽見的所謂想辦法將公域流量轉私域流量的方向。
至于哪些是公域流量池的所在?像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快手,視頻號等渠道都是主流的媒體平臺,不僅僅擁有大量的流量,也是目前能夠在上面免費建立自己賬號的流量最大的平臺。
只要你根據自己的企業性質,選對渠道,做好內容,利用好形式,也不是不可能吸引不到一批屬于自己的賬號流量,也不是不可能以最小的成本打造出自己的企業相關的人,事,物的IP,依舊達到宣傳推廣的目的,或說是獲取流量的目的。
當然還有什么利用平臺做直播,甚至是依靠微信,微信群做直播,私域之類的內容這里就不在提及細說。
第三,敢嘗試,敢創新。
上班這么多年每個老板對我都不錯,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靠人格魅力影響我讓我佩服;一個是靠思想和能力讓我佩服的人,而這兩人讓我更為佩服一些的實際上是靠思想和能力的那個,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用了十來年就累積了很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他對于新事物的觀點是要敢于去試,要勇于研究。
他有一句關于嘗試和創新的話讓我記得很深:“那就是公司也就這樣了,做了那么多年我閉著眼都知道未來它會走到什么樣子的道路上,無非是過的老樣子過下去直到沒有業務等死,但如果遇到了新的方式方法去嘗試,也許就能成功,改變現在的樣子。”所以在視頻時代來的時候,他和他的員工都從頭研究,并且還勇于敢于嘗試,所以他成功了,最起碼比以前更成功了。
我一直想創業,也一直不止一次兩次的在思考,為什么中小企業一直都有兩個明顯的問題,第一個是人事崗位責任目地不對標的問題,另一個就是過于保守的問題。
人事崗位問題我在前文說過了,第二個關于保守的問題,我想也有幾個方面造成的吧。
第一個是中小公司創始人大多數都是從個體戶意外做起來的,受到自身各種觀念的影響,也沒有那么久遠的想法和計劃沒有意識到新事物對目前企業現狀改變的作用,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第二種可能就是失去了敢于創新和嘗試的打拼勇氣。第三種是他們這一輩的人吃苦吃多了,接受使用新事物時候被心疼錢的心理給束縛住了。第四個一直都是自己掌握公司沒有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第五個確實沒有錢了。
當然這些也只是我的猜測,不過做流量的截取,其實我們可以先從免費渠道,也就是公域流量池里面開始先嘗試挖掘試試,建立自己的品牌、團隊的人設IP,投一些小錢,設定一個時間,方向試一試。
07
最后總結
寫這篇文章我并沒有從微信公眾號怎么運營,抖音微博怎么運營,怎么建立私域的角度去寫,因為我知道也相信在這幾塊內容之中,比我做的還好還專業的人大有人在,且這些引流的方法,甚至說運營的方法內容并不一定就適合在其他的渠道上面使用。
我也沒有從如何寫標題,如何搭建內容骨架,如何做好一個活動柜,如何具體的尋找渠道角度去寫如何獲取流量吸引注意力。原因同樣是因為這樣的內容看似和復雜,其實都屬于具體工作內容,在網上能夠找到很多相關資料,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并不缺少這些東西!
我們缺少的是思維!是明白其然和所以!是為什么要這樣,和為什么那樣做的根本原理!
我記得初做運營時候總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問題,如每一場活動為什么都必須寫一個不同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套那前面一個已經驗證成功的模板;為什么標題要像這樣去寫,而不是那樣;為什么要買一送一,而不是半價銷售。
他只會說聽我的準沒有錯,后來我買了很多課程,看了很多書才知道,其實做運營并沒有那么簡單。一場活動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這邊的目的,需求;還有要考慮的是目標群體是誰,在哪兒,做什么的,怎么才能讓他們注意你,信任你,參與你,購買使用你。
在這篇文章關于流量的文章里面我沒有寫到很多東西,有很多東西其實也就談到了表面的點上面,而且關于流量的觀點可能和主流觀點還會有些不同。
文章內我主要的觀點,也一直是在和大家探討陳述我所認為的流量是什么,什么是好壞的流量,哪些會因素會影響到我們所認知的流量,他們又在哪里有什么不同,以及作為中小企業的運營和老板想要獲取流量的時候前后要做什么的基礎內容,但是這些往往都是需要認知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