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近年來,增程式技術經歷了從備受質疑到廣受車企青睞的轉變,這一過程的演變僅僅耗時三年。盡管仍有人因聽信某些車評人的言論,對增程式技術持懷疑甚至鄙視的態度,將其貶為無謂的復雜化,但時代的潮流并不會因少數人的反對而停滯。
目前,眾多傳統車企如比亞迪、吉利、長安、東風、北汽、一汽、上汽等均已涉足或正計劃布局增程式技術,唯獨長城汽車尚未傳出涉足此領域的消息。這或許與其之前發表的激進言論有關,一時難以轉變立場。
據ITBEAR了解,在新勢力造車陣營中,小鵬汽車已規劃增程式車型,預計為一款中大型SUV;極氪汽車也將推出增程式車型,阿維塔、埃安亦計劃在明年加入增程式行列,小米的增程式車型亦在研發中。理想、零跑、哪吒等品牌本就是增程式技術的老玩家,無需多言。在主流新勢力中,僅蔚來堅守純電路線,其他小眾或財務狀況不佳的品牌則不在此討論范圍內。
回想當初,理想汽車推出增程式車型時遭遇了廣泛的嘲諷,被認為是一項落后且過渡性的技術,預言電池技術一旦升級,增程式便將被淘汰。然而,許多人都高估了電池技術的革新速度。至今,固態電池仍未實現大規模量產,即便量產,其成本問題也是一項艱巨挑戰,因此增程式技術的淘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車企紛紛轉向增程式技術,原因在于純電動汽車目前仍面臨難以克服的短板,如補能速度慢、續航不穩定、受溫度和速度影響大,以及絕對續航里程有限。這使得純電動車型雖適合城市通勤,但對于經常長途行駛的用戶而言,體驗并不理想。
關于增程式與多檔插混技術的優劣,盡管已有多方討論,但仍有人認為多檔DHT插混技術更勝一籌。然而,多檔DHT車型在變速箱頓挫、成本及失速問題上的解決仍顯不足,相比之下,增程式車型的失速問題概率要低得多,且多源于電池一致性問題。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有時容易被車評人的言論所影響,陷入唯技術論的誤區。實際上,購車時更應關注工信部的油耗、純電續航、配置及價格等實際指標。技術并不能決定一切,增程式技術在現階段乃至未來五六年內,仍將具有其獨特的價值。
關鍵詞:#增程式技術#、#純電動汽車#、#車企布局#、#技術優劣#、#消費者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