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0日消息,在自媒體時代,名譽權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所保護的重要人格權利,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短視頻用戶規模突破十億,名譽侵權行為在自媒體平臺上愈發普遍。特別是對于一些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紅”主播而言,他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那么,當一位網紅主播通過短視頻方式惡意“吐槽”所在公司時,這是否構成侵犯名譽權呢?近日,鄭州自貿區法院審理的一起名譽侵權糾紛案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據悉,龔某是某傳媒公司的簽約藝人,因與公司解約問題產生糾紛,便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了多條聲稱“被公司和工會敲詐、該公司是皮包公司且長期拖欠員工工資”的視頻,兩天后刪除了這些內容。傳媒公司認為龔某的言論是編造虛構的,誤導了公眾并損害了公司和主播的名譽,因此要求龔某停止散布不實言論,在抖音、微信朋友圈或相關媒體上刊登道歉信,并賠償因侵權所產生的費用及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0萬元。
據ITBEAR了解,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為,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如果網絡用戶或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誹謗、詆毀等手段,損害公眾對經營主體的信賴,降低其產品或服務的社會評價,那么經營主體有權請求網絡用戶或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
在本案中,龔某發布的視頻中聲稱其被公司敲詐等內容,但并未提供充分證據來證明這些事實的存在,其言論缺乏事實依據。由于龔某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網紅主播,其惡意發布的不實言論傳播范圍較廣,客觀上影響了社會公眾對該傳媒公司的正向評價,損害了原告的名譽,因此構成名譽侵權。法院判決龔某在涉訴的抖音號平臺上發布致歉聲明。對于原告的其他訴求,由于未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明,法院予以駁回。
承辦此案的法官表示,表達自由是公民享有的受法律保障的權利,包括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主張、情感等內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權利。然而,從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來看,應當符合行為具有違法性、損害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以及主觀方面存在過錯。在自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短視頻的廣泛應用導致侵權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傳播速度更快、影響范圍更廣、造成后果更嚴重。作為自媒體用戶的網紅主播,其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多,自由表達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若其以員工身份在網上發帖討薪或控訴不合理制度的內容屬實,且未使用夸大、捏造、侮辱、誹謗等言辭,該行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然而,若網紅主播惡意編造不實信息并發至具有傳播影響力的平臺來“吐槽”老東家,即使兩天后刪除,依然需要考慮信息網絡傳播的特點并結合侵權主體、傳播范圍、損害程度等具體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其責任承擔。
此案的判決依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其中第一千條規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同時,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也明確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而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則規定了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