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7日消息,近日,一起關于出國旅游遭遇天價流量費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一位上海市民反映,其父在尼泊爾旅游期間,因使用國際漫游數據服務而被收取了高達1.6萬元的費用。
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最新回應,這起事件涉及的用戶王某某擁有兩個手機號碼,這兩個號碼分別于2019年和2023年開通了國際及港澳臺數據漫游業務。2023年12月17日至23日期間,王某某的父親在尼泊爾旅游時使用了這些數據服務。中國電信在用戶抵達尼泊爾時,即通過短信方式告知了漫游資費情況,并在隨后的每一天都發送了漫游費用提醒。
據ITBEAR了解,尼泊爾屬于數據漫游資費較高的地區,因此中國電信根據自身的運營成本,設定了相應的數據漫游資費標準。同時,為了控制用戶的漫游費用,中國電信實施了費用熔斷機制,即當用戶當日的漫游費用超過500元時,系統會自動暫停用戶的數據漫游功能,并發送短信提醒。用戶可以根據短信提示自行決定是否恢復數據漫游功能。
然而,在這起事件中,用戶王某某的父親在多次收到費用提醒和熔斷通知后,仍然選擇了自主恢復數據漫游功能,最終導致產生了高額的流量漫游費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他們已經指導上海信息通信行業形成了一整套提醒用戶控制國際漫游流量的系統做法,包括國際漫游落地提醒、數據漫游費用優惠、數據漫游功能熔斷機制以及高額費用提醒機制。
在用戶王某某提出申訴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進行了調查,并認為上海電信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違反相關規定。然而,鑒于用戶的實際情況,上海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曾協調上海電信提出對賬單打8折的處理方案,但用戶并未接受。此后,雙方又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始終未能達成一致。目前,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正在依法依規處理用戶最近提出的申訴。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將指導行業從優化國際漫游資費公示服務、提升服務水平以及探索推出更多適應性服務等方面著手,持續完善國際漫游資費提醒機制,助力用戶合理消費。
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公眾對于國際漫游資費問題的關注。一些用戶表示,他們在出國前并不了解國際漫游的具體資費情況,希望運營商能夠更加透明地公示相關信息,并提供更加合理的資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