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近日發布了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6月底)的財務報告,顯示總營收達到243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從不同業務板塊的表現來看,淘寶天貓的營收略有下滑,而智能云、菜鳥、國際商業以及本地生活等板塊則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國際商業集團的收入增長尤為顯著,高達38%,盡管如此,該板塊仍未實現盈利。
在本季度,淘寶天貓集團的營收為1133.73億元,同比下降了1%。盡管其客戶管理收入增長了1%,且1688所在的批發商業收入增長了約16%,但天貓超市和天貓國際等直營業務的收入卻減少了約9%,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淘寶天貓集團的整體收入水平。不過,據ITBEAR了解,淘寶天貓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同時購買人數和購買頻次也有所增加,訂單量更是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在國際業務方面,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營收表現出色,達到292.93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國際零售商業板塊的收入增長了38%,國際批發商業收入也增長了12%,在所有業務板塊中增幅最高。然而,盡管收入增長迅猛,但該集團仍處于虧損狀態,經調整的EBITA虧損高達37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億元虧損有所擴大。阿里巴巴方面表示,目前Lazada已經在本季度實現盈利,但速賣通和Trendyol等仍處于投入階段,因此造成了較大的虧損。
菜鳥集團也在積極拓展出海業務,本季度營收為268.11億元,同比增長16%。然而,由于跨境物流履約業務的投入,菜鳥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影響,經調整的EBITA僅為6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約30%。
云智能集團方面,包括阿里云、釘釘等業務的營收為265.49億元,同比增長6%。盡管收入增長并不顯著,但該集團的盈利能力卻大幅提升,經調整的EBITA同比增長了155%。阿里云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公共云產品收入的雙位數增長以及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在總收入中占比的降低。
此外,本地生活集團的營收為162.29億元,同比增長12%,經調整的EBITA虧損也收窄了超過80%。大文娛集團的營收為55.81億元,同比增長4%,但在去年同期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本季度經調整的EBITA卻再次出現虧損。
在其他業務中,盒馬、阿里健康等收入都有所增長,但高新零售(即大潤發)的收入卻出現下滑,不過其虧損也有所收窄。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除了電商和云業務兩大核心業務外,大部分業務將在1到2年內陸續實現盈虧平衡,并逐漸開始貢獻規模化盈利。他還透露,如果股東大會批準,阿里巴巴將在8月底轉變為香港主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