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5日消息,近期,險企舉牌上市公司的行為顯著增多,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8月14日,年內險企已累計舉牌11次,涉及11家不同的上市公司,這一舉牌頻次和被舉牌公司的數量均達到了近四年來的新高。
險企舉牌提速的現象,據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受到當前投資環境、入市時機以及新會計準則下險企投資策略調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展望未來,預計險企舉牌上市公司的案例將進一步增加,成為市場常態。
據ITBEAR了解,險企近期密集舉牌的行為展現出三大鮮明特征:舉牌速度加快、偏好高股息特點的上市公司、以及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中更傾向于舉牌H股。今年以來,長城人壽、瑞眾人壽、紫金財險以及中國太保旗下子公司等險企積極參與舉牌,其中長城人壽表現尤為突出,年內已舉牌6家上市公司,涵蓋多個行業領域。
被險企舉牌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如穩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現金流以及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特別是部分公司的高股息特性,使得其成為險企青睞的投資目標。對于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險企更傾向于選擇H股進行投資,這主要基于H股相對于A股更為合理的估值考量,同時也有利于險企資產配置的國際化,分散投資風險。
險企舉牌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以自有資金為主,部分來源于保險責任準備金。自有資金的使用更為靈活,便于險企根據自身投資策略和風險偏好進行配置,而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使用則受到更多監管限制,需考慮償付能力和資產負債匹配的要求。自有資金的中長期投資特性與險企舉牌并長期持有上市公司的策略高度契合。
險企加速舉牌上市公司的背后,主要有三大推動因素。一是尋求更好的投資收益率,以應對市場利率下行背景下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率下降的挑戰;二是當前上市公司估值較低,為險企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三是應對新會計準則的變化,通過舉牌上市公司并后續以長期股權投資或FVOCI進行計量,有效降低權益投資帶來的當期利潤波動,實現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
在新會計準則下,險企舉牌上市公司后,上市公司的股價波動不會直接影響險企的當期損益。如果被舉牌的上市公司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且經營穩健、分紅穩定,將為險企帶來更為可觀的長期收益。這一策略不僅體現了險企的長期投資理念,也促進了上市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