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物聯網技術提升大宗商品的運輸效率和安全?物流數字化未來會呈現哪些趨勢?
正所謂各行各業都有術語,在物流領域,行業將外有包裝、不會弄臟車子的東西叫白貨;煤、焦炭、金屬礦石等大宗商品稱為黑貨。
過去10年,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得快遞快運行業迎來重大機遇,帶著條形碼“白貨”物流經歷了黃金十年。
而隨著互聯網經濟紅利見頂,消費物流的發展進入平臺期,而在低碳減排的時代要求下,“大宗物流”將接棒飛奔,成為物流下一個新藍海。
但從干線運輸的角度看,黑貨運輸的痛點頗多。比如在干線交付過程中,“白貨”司機只需將車??哭D運中心,等待卸車即可,在科技的加持下,司機的等待時間不會太久;而“黑貨”司機則需要驗貨、裝卸等一系列流程,從而導致效率降低。
G7合伙人、數字貨運事業部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海明告訴物流指聞,當下,煤炭車輛的運輸里程平均為6000公里/月,而一輛快遞車平均約為20000公里/月。以此產生了幾個問題,對于卡車、司機、貨物這三個干線物流的關鍵要素,如何通過物聯網技術提升大宗商品的運輸效率和安全?物流數字化未來會呈現哪些趨勢?7月30日,在2021G7伙伴大會上,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給出了自己的最新思考。
以此產生了幾個問題,對于卡車、司機、貨物這三個干線物流的關鍵要素,如何通過物聯網技術提升大宗商品的運輸效率和安全?物流數字化未來會呈現哪些趨勢?7月30日,在2021G7伙伴大會上,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給出了自己的最新思考。
物流數字化的底層邏輯
“產業互聯網供給側的服務是一個不斷重復‘投入新數據,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這是翟學魂經過這幾年的思考給出的判斷。資料顯示,G7成立于2010年,是最早一批做物流數字化服務的公司之一。2015年,在獲得騰訊和鐘鼎資本的投資之后,G7成立了硬件研發團隊,通過IoT硬件和數據連接車輛、司機、路況、加油等關鍵要素,為物流企業提供一體化的物流信息服務。迄今為止,平臺已經連接中重貨運卡車超過236萬臺,每日跟蹤超過1.7億公里的卡車運行軌跡,日均上傳平臺數據超過7.8TB。經過10年發展,G7也從一個起初賣SaaS服務的公司,轉變成賣SaaS加運營服務,通過整合產業鏈,打造1+3的服務產品——物聯網+安全、裝備、結算。“過去兩年,G7一直專注于曾經承諾過的物聯網三大戰役:物聯網即安全、物聯網即裝備、物聯網即結算。未來,G7也希望和上下游伙伴一起,構建智能物流生態。”翟學魂表示。
物聯網如何提升大宗商品運輸安全?
首先介紹下大宗商品的運輸特點,“黑貨”不會過多在意時效性,但注重貨運的安全性,比如中途偷換貨問題,因此接貨方會花時間驗貨;同時,“黑貨”屬于長距離的運輸,對司機的駕駛要求較高。在貨物方面,G7在貨車車軸之間安裝loT設備,可實施監控車載重量,防止偷換貨。在路況方面,通過loT技術數據與AI能力,G7可以遠程監控車輛軌跡、速度等狀態,從而繪制出廣泛且精準地“震動地圖”,可以實時告知司機路況信息。在司機方面,G7首創“IoT硬件+平臺算法+人工干預”模式,不斷提醒司機駕駛安全,據介紹,業務開展三年,G7所服務的安全客戶整體事故率下降19.9%,千公里高風險下降49.3%,保險賠付率下降40%。
另一方面,公路貨運一直是高風險場景。據第三方統計,貨車保險平均賠付率高于80%。這導致大部分保險公司提供的卡車保險服務價格較高,當然,這也會轉嫁到車隊的運營成本上。在大量事故數據與風險因素特征的相互驗證中,不斷升級安全預警和干預算法后,G7打造出獨有的“G7安全分”,這也為車貨保險的優化和定價探索出途徑。這讓G7認識到:有數據就可以進行風險預測,有投入則有回報。
物聯網如何提升運輸效率?
在翟學魂看來,結算方式是產業鏈交易最真實的反應,怎么付費、怎么收費決定了行業是什么水準。正如前文中提到,大宗運輸的痛點在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比如,在旺季各類礦區、場站門口貨車排隊問題嚴重,既浪費時間又造成高碳污染。對此,G7 開發出“無人值守磅”,原來人工過磅可能需要2分半鐘過一輛車,無人值守設備上了之后,司機無需下車,10秒進站,效率大幅提升。
而在運輸完成后,司機在載重泵的指定位置刷一下卡,車桿便自動抬起。通過結算系統,司機師傅駛出場站的時候,運費便自動打入指定賬戶。在智能設備上,G7也有投入,截至今年二季度,G7與普洛斯合資成立的云掛所擁有的智能掛車資產(G7數字貨艙)已超過10000臺,成為物流市場上車輛資產增速最快的公司。
物流產業數字化的趨勢
在翟學魂看來,未來物流產業數字化的將呈現三個趨勢:首先,物流場景的數據將實現全鏈貫通。“過去G7重點放在場景的數字化上,一點發力,而現在則側重在客戶經營全鏈條打通,由點帶面。”翟學魂表示。這也是當下客戶的訴求,濱拓物流掌門人趙春波就希望:“能不能給我一個系統,把司機、油、輪胎、貨這樣一個個節點的數據都貫穿起來。”過去一年中,G7結合自己的技術能力,逐步攻克這個難題。在貫通起物流企業經營鏈條上的各種信息孤島之后,幫助了很多濱拓這樣的企業,實現“從一個人管20臺車升級為管200臺車,每一趟活兒的利潤,人人都知道”。其次,腰部崛起。中國物流運力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紡錘型結構,中小物流企業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臺車規模的小車隊占到30%以上。但在過去十年,數字化的升級主要由產業中的大型平臺和企業主導和推動。
但未來,隨著產業數字化進入深水區,物聯網與AI技術越發成熟,性價比突顯,處于紡錘型腰部的中小企業將迎來整體性數字化升級機遇,他們將繼續維持運力市場豐富多元的格局,同時他們會因為物聯網技術和數字化經營不斷進化并承擔更加重要的作用。“G7的服務是多元化且可定制的,對上游貨主企業可提供補充支持服務,對下游物流承運商可提供一站式數字化經營服務平臺。”劉海明表示。第三個趨勢,物流市場的勢頭將從“白”轉向“黑”。據劉海明介紹,“從公路運輸的體量來看,消費物流和生產物流的市場差不多,都是兩萬多億運費的規模,但大宗貨運提升的空間更大。”從需求端看,近兩年來,煤炭、鋼鐵等領域對供應鏈升級的意愿也越發強烈,隨著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物流要素逐步的loT化,“黑貨”物流將迎來自己的黃金十年。
結語在上午論壇環節,翟學魂拋出一個問題:未來五年,有什么是一定不要錯過的機會?普洛斯CEO梅志明給出他的答案:我們會考慮哪些東西十年二十年不會變,比如物流的技術,數據中心,在一個領域做一定規模后,再圍繞那個領域慢慢把生態變豐滿。這個邏輯也對應著G7的發展歷程,過去10年,G7通過對消費物流探索,積累了在干線運輸上安全、提效等方面的數字化經驗;現階段G7正在把這種經驗復制到生產物流上,從煤炭、礦石的裝車、運輸、卸貨等環節,G7正在打通行業的數字化整合。在這之中,G7也迎來了全新定位:未來,G7將繼續全方位地鋪設物聯網基礎設施,打造“貨車人錢”數據貫通的智能服務平臺;G7將持續充當生產資料供應鏈數字技術的先行者,與廣大成長型物流企業做長期朋友和助力客戶成功的科技伙伴。
圖文采編自物流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