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黑芝麻糊,這一昔日食品市場的明星產品,如今卻面臨著轉型的困境。作為糊類食品的領頭羊,黑芝麻公司在半年報披露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盡管公司在轉型之路上嘗試頗多,從加碼飲料業務到涉足物流園、電商乃至新能源領域,但至今仍未找到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徑。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成為了韋清文、李漢朝以及李漢榮這三位聯合創始人共同的心病。
據ITBEAR了解,盡管黑芝麻糊這一品牌在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在龐大的食品市場中,其品類卻顯得相對小眾。盡管黑芝麻占據著超過40%的市場份額,但其日子過得并不寬松。
2024年上半年,黑芝麻(000716.SZ)的營業收入約為9.73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1097.80萬元,同比分別下降了20.51%和36.88%;扣非凈利潤1065.25萬元,同比下降8.88%。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商業務結構的優化調整,壓減了虧損或無盈利的相關業務,導致電商銷售業務同比下降了39.20%。而歸母凈利潤的下滑,則主要是由于研發投入的加大以及相關補助的減少所致。
在公司的營收構成中,自產食品業務是主力,期內實現收入約6.40億元,占比65.80%,但同比下降了5.49%。其中,沖飲類和硒食品業務分別實現收入約2.97億元和2.46億元,前者毛利率高達50.79%,是公司業績的核心,而后者毛利率僅為0.25%。
電商業務作為公司的第二大業務,收入約為2.9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1.03%,毛利率僅為4.98%。
黑芝麻糊原本只是南方民間的一款尋常小吃,但在韋清文、李漢朝、李漢榮這三位創始人的手中,通過工業化生產推向了全國市場。然而,隨著即飲類產品的興起,固體沖飲類產品不斷受到擠壓。
自2014年黑芝麻糊類產品銷售量達到高峰后,便開始急轉直下。2023年降至464.34萬件,而今年上半年銷量僅為160.32萬件。
其實,黑芝麻很早就在尋求轉型。十多年前,公司就嗅到了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機會,并在此領域不斷動作。然而,盡管公司推出了多款新產品,并投入重金進行市場推廣,但始終未能復制黑芝麻糊的輝煌戰績。
早在2015年,黑芝麻就在年報中明確指出,受限于消費群體,芝麻糊品類面臨天花板。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公司開始嘗試跨界經營。然而,無論是涉足物流業務還是收購電商平臺,都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因為投資過大、風險過高以及盈利水平不穩定等原因,導致公司連續虧損。
在跨界新能源的嘗試中,公司更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原本計劃通過全資子公司轉型儲能鋰電池生產經營,并投資建設生產基地。然而,由于新能源電池市場的風云突變,公司不得不暫停項目建設。
面對困境,黑芝麻開始回歸傳統主業,并押注食療賽道。推出了“黑養黑”系列新品,如芝麻丸、餅、糕和漿等產品。同時,針對銀齡市場,也在滋補養生領域躍躍欲試。然而,眼下的食療賽道早已涌進不少玩家,競爭異常激烈。
如何玩轉這一粒黑芝麻,對于公司來說仍然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