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4日消息,近年來,國內家庭的存款熱潮持續升溫,存款總額不斷攀升,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從2020年初至2024年1月,國內家庭在銀行賬戶中的凈存款額達到了驚人的58.24萬億元,其中定期存款占比高達82%。這一增長勢頭之猛,以至于這四年間新增的存款總額相當于2009年至2019年這十年間的總和。
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家庭存款為17.84萬億元,而2023年則達到了16.67萬億元。進入今年,前七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0.66萬億元,其中家庭存款增長了8.94萬億元。考慮到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今年家庭存款很可能再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這兩年,家庭存款總額都在15萬億元以上,成為有統計數字以來增長最為迅猛的兩年,而且這一趨勢并未受到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利率的影響。
據ITBEAR了解,這一波存款熱潮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消費減少和存款用途的改變是主要驅動力。截至2023年三季度,居民部門因購房下降而增加了5.7萬億元的存款,同時減少購買理財產品也增加了4.5萬億元的存款。消費習慣的改變,如從高消費轉向消費降級,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下行,都直接推動了存款的增加。
存款激增并非好兆頭。理論上,市面上流通的錢減少意味著消費和投資活動可能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就業和收入增長。盡管貨幣政策試圖通過下調存款利率來刺激消費,但這一措施并未顯著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這可能與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的家庭財富縮水有關。
新冠病毒的沖擊讓人們意識到收入不穩定的風險,從而更加傾向于儲蓄而非消費。而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則徹底改變了家庭的消費觀念。過去,房價上漲是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但如今房地產市場的下行使得家庭財富受損,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
此外,股市的低迷表現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觀望情緒。在過去四個交易日里,股市交易量創下近四年來新低,顯示出投資者情緒的低迷。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對存款的意愿只會進一步增強。
然而,存款增加并非全因人們有錢不花。實際上,財富分化可能加劇了消費疲軟的問題。受到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普通人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職場環境內卷化嚴重,收入下滑成為普遍現象。因此,沒錢消費才是導致消費疲軟的主要原因。
消費降級的影響是全面的,即使在一線城市如北京和上海也不例外。2024年上半年,這些城市的消費各門類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現了負增長。而家庭存款的下滑并不意味著人們在消費上投入更多,而是因為能夠大額存款的家庭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存款行為。
對于大企業來說,他們可能通過降本增效等手段來應對經濟壓力,但中小企業和個體戶則面臨更大的挑戰。營收下滑使得他們的消費習慣更加固化,形成了螺旋式下跌的態勢。
刺激消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盡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降低存款利率、下調房貸利率等,但這些措施尚未顯著反映在數據上。經濟學家呼吁采取更直接的措施來刺激消費需求,如給全民發錢或消費券等。然而,這些措施的實施并不容易。
不消費并非因為有錢,而是因為沒錢或不敢消費。因此,除了考慮發錢等刺激性措施外,更需要關注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改變消費疲軟的困境。然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和智慧來實現,市場的耐心在未來仍將面臨考驗。
作者:羅sir,一位對經濟、社會及我們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觀察者。他致力于探索事物發展背后的邏輯,是一位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