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7日消息,歐洲汽車制造商面臨的危機正逐漸擴散至整個歐洲大陸制造業的核心領域。最近,銷量停滯和乘用車工廠產能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對供應鏈造成了深遠影響,從輪胎生產到金屬部件制造等各環節均受到波及。
據ITBEAR了解,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汽車產量的放緩、庫存積壓以及汽車制造商縮減電動車項目等因素,共同導致了市場對汽車配件制造商未來預期的普遍下調。這一趨勢對歐洲尤為重要,因為該地區近1400萬人的就業與汽車業息息相關。
德國大眾汽車的工廠關閉計劃已引發工會行動,意大利與斯泰蘭蒂斯集團之間的爭議也持續升溫。供應商們面臨的困境可能更為嚴峻,這一點正逐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法國佛瑞亞集團和德國舍弗勒集團的股價大幅下跌,反映了利潤率的急劇下降和市場的不安情緒。
債券投資者亦開始擔憂他們對高債務企業的敞口風險。例如,德國施坦達密封系統公司的債券價格因再融資談判未果而陷入不良區域。同時,西班牙安通林公司盡管成功為部分債券再融資,但其其他期限的債券價格仍出現下滑。
在意大利,金屬部件制造商CLN正尋求解決其超過4億歐元債務的途徑,包括為即將到期的債券再融資和與銀行進行貸款談判。其關鍵客戶斯泰蘭蒂斯集團的某重要產品暫時停產,進一步加劇了CLN的困境。
這一系列事件顯示出歐洲汽車制造業的危機正逐漸深化,并可能對整個歐洲經濟產生更廣泛的影響。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企業都需要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動態,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進一步挑戰。
#歐洲汽車制造商# #供應鏈問題# #就業影響# #股價下跌# #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