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1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隨著3nm制程技術在2022年12月29日正式進入商業化量產階段,臺積電已將研發及量產的焦點轉向更為尖端的2nm技術。目前,3nm技術已穩定量產一年半,而2nm技術的量產計劃也悄然提上日程。
最新消息指出,臺積電的2nm制程工藝即將邁入關鍵階段。新竹科學園區的寶山晶圓廠將在下周啟動該技術的風險試產,這一時間點比市場預期提前了一個季度。風險試產是芯片制程研發的重要環節,旨在確保穩定的產品合格率,為后續的大規模量產鋪平道路。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臺積電CEO魏哲家在多個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明確表示,公司正按計劃在2025年實現2nm技術的大規模量產。此次風險試產的啟動,無疑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即將進行風險試產的寶山晶圓廠,未來有望成為臺積電2nm制程工藝的主要量產基地。魏哲家曾在2022年四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透露,新竹科學園區和臺中中部科學園區的晶圓廠都將參與2nm技術的量產工作。
作為繼3nm之后的全新技術節點,臺積電的2nm制程工藝采用了納米片電晶體架構。相較于N3E制程,新技術的晶體管邏輯密度有望提升超過20%。在性能上,相同速度下能效可提高20%至30%,或在相同能耗下實現10%至15%的速度提升。
若外媒報道屬實,臺積電2nm技術的風險試產將如期展開。這預示著該技術有望在明年實現大規模量產,而明年下半年,市場或許就能見到搭載這一先進制程芯片的硬件產品問世。
此外,從過往經驗來看,蘋果公司作為臺積電的重要合作伙伴,極有可能再次成為2nm技術量產后的首批客戶。有消息指出,蘋果已預訂了臺積電2nm制程工藝初期的全部產能,延續其在3nm技術上的策略。這無疑為臺積電2nm技術的成功量產和市場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