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4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武建飛研究員團隊,近日在全固態鋰硫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成功研發的新型硫化鋰正極材料,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能量密度。
該團隊通過實驗驗證,新材料的能量密度高達600 Wh/kg以上,相較目前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提升幅度超過一倍。更令人振奮的是,其比容量達到了1165.23 mAh g-1,接近理論極限值1167 mAh g-1。在經歷6200次循環充放電后,常溫下的容量保持率依然能維持在84.4%的高水平。
據ITBEAR了解,這項創新不僅體現在性能上的飛躍,更在材料成本上取得了顯著優化。新型正極材料不依賴于稀有金屬,從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為鋰電正極材料的高成本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當這種材料與商業化的Si-C負極材料結合,組成全電池時,其在常溫條件下經過400次循環后,放電比容量的保持率超過了97%。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具有巨大的商業應用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該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推廣應用,有望為電動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該研究成果已經獲得了國際學術期刊《Small》的發表,并得到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潔凈能源實驗室合作項目等多個權威機構的支持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