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4日消息,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一直被視為中國車市的“晴雨表”。然而,近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個昔日繁榮的汽車銷售中心如今已風光不再,多數汽車品牌的4S店門庭冷落。
隨著車市價格戰的愈演愈烈,汽車經銷商們的生存壓力日益加大。不僅是北辰亞運村汽車市場,全國各地都傳出了汽車經銷商閉店、退網的消息。據ITBEAR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退網、關閉的4S店數量已接近前一年全年的總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虧損的比例高達50.8%,而盈利的比例僅占35.4%。這一數據清晰地反映出當前汽車經銷商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汽車經銷商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場結構的變化和車企的慣性思維。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燃油車市場份額急劇下滑,導致代理燃油車品牌的經銷商面臨過剩的困境。同時,車企在制定銷售目標時未能充分考慮市場變化,依然維持較高的銷量目標,使得經銷商庫存積壓嚴重。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境,不少汽車經銷商開始尋求轉型之路。其中,轉向代理新能源汽車品牌成為了一個明顯的趨勢。然而,轉型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經銷商需要面對諸多新的挑戰。
與此同時,直營模式與經銷模式的優劣也成為了行業內熱議的話題。盡管直營模式在直面消費者、服務周到等方面具有優勢,但其巨大的資金和人員投入也讓不少車企望而卻步。相比之下,經銷模式在降低車企負擔、利用經銷商本地資源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面對眼前的危機,汽車經銷商需要多方協力尋求解決方案。車企應合理調整銷售目標、明確返利政策以減輕經銷商負擔;而經銷商自身也需要積極求變、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加強售后維修和二手車市場布局等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