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華為,這家在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的科技巨頭,近年來在面對重重壓力與挑戰時,展現出了其堅韌不拔的一面。任正非先生三十年前的那句“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如今已成為華為精神的生動寫照。面對外部打壓,華為憑借20萬員工的團結一心和每年上千億元的研發投入,走出了一條自救之路。
華為不斷向下扎根,突破技術底層,補齊漏洞,打破封鎖,逐步撥云見日。然而,剛緩過一口氣的華為又遭遇了來自專家學者的質疑。工程院院士孫凝暉指出,華為模式可能導致封閉和壟斷,不利于中國產業界應對外界打擊。這一觀點迅速引發了全國網民的熱議。
那么,華為真的在走向封閉和壟斷嗎?事實上,華為在底層技術的突破上承擔著沉重的擔子,這是其他一般企業難以勝任也難以承受的任務。華為長期不斷加大對基礎研究投入,加大對前瞻性技術的布局,這正是其戰略耐心的體現。在華為內部,研究與開發是分開的,前端研究旨在追求突破,華為允許犯錯,但對于確定性的產品開發,則要求嚴格。
除了戰略耐心,華為還強調戰略聚焦,圍繞主航道進行創新。通過苦練內功,華為擁有了鯤鵬、昇騰、鴻蒙、歐拉、麒麟、昇思等一系列根技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突破,拓寬、拓深了技術護城河。華為不僅為自己走出了一條科技自立、自主、自強之路,還帶動了國內產業鏈及產業生態的發展。
華為的愿景是打造全聯接的數字世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為了實現這一愿景,華為除了長期堅持基礎研究不動搖外,還堅持開放創新不動搖。華為投入巨額研發資金建立起來的核心能力,當然要考慮自身利益,但這并不意味著封閉和壟斷。相反,華為通過開放合作,與產業組織和生態伙伴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以智能手機為例,目前鴻蒙系統與安卓、蘋果iOS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鴻蒙系統不僅服務于華為自身的智能手機產品,還開放給了眾多生態企業使用。在今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透露鴻蒙生態設備已超過9億部。這充分證明了華為在推動開放合作、構建繁榮生態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