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4日消息,在科技巨頭間日益緊張的商業氛圍中,蘋果公司因其應用內購買費用的政策而備受爭議。微軟近日再次對蘋果提出批評,指責其抽取高達30%的費用既缺乏經濟性也缺乏合理性。這一指責引發了行業內對蘋果商業模式更廣泛的審視。
據ITBEAR了解,微軟在聲明中引用了CMA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揭示了蘋果收取高額費用的背后原因,即iOS應用分發渠道的缺乏競爭。與谷歌的Android系統相比,蘋果在大多數市場上不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存在,限制了用戶的選擇自由。
這一政策不僅引起了微軟的強烈反對,也觸動了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如騰訊,其與蘋果的暗中較量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海外應用開發商對“蘋果稅”的抵制浪潮愈演愈烈,他們紛紛發起挑戰,要求更公平的商業環境。
在面臨多方壓力的情況下,蘋果不得不作出讓步。2021年,經過一系列法律訴訟后,蘋果同意開發者可以通過郵件等方式向用戶介紹iOS支付系統之外的購買選項。盡管蘋果已有所調整,但17%的抽成仍然被許多開發商視為過高。
一些業界人士警告說,如果蘋果不進一步改革其抽成政策和相關條款,消費者可能將面臨艱難的選擇,例如不得不在微信和iPhone之間做出取舍。這種局面將對蘋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產生重大影響。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對蘋果商業模式的審查越來越嚴格,蘋果是否能夠維持其現有的利潤結構,已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焦點。未來,蘋果將如何應對這一系列的挑戰,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