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日消息,近日,芯片制造巨頭英特爾發布了令人失望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128.3億美元,但微降0.9%,同時凈利潤竟出現16.1億美元的虧損,毛利率大幅下滑。此消息一出,市場反應強烈,英特爾股價當即暴跌三成,目前市值已萎縮至942億美元。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累計下跌六成,成為表現最為慘淡的芯片股。
據ITBEAR了解,為了應對虧損局面,英特爾宣布將裁員15%,即1.5萬名員工將面臨失業,同時決定今年暫停派發股息,這是公司三十年來首次采取此類措施。英特爾,這個曾經引領全球芯片產業的巨頭,如今卻陷入了困境。想當年,正是英特爾的崛起推動了整個硅谷和芯片產業的發展,其X86架構與微軟的聯盟更是一度讓英特爾穩坐全球芯片霸主地位。
然而,時過境遷,英特爾在移動互聯網和5G時代的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先機。堅守X86芯片的同時,卻錯過了芯片工藝的重大進步。從2005年至今,英特爾歷經四任CEO,但業績卻每況愈下。在保羅·歐德寧任期內,雖然業績表現尚可,但智能手機芯片的缺失讓英特爾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機遇。隨后的幾任CEO,無論是布萊德·科再奇、鮑勃·斯旺,還是現任的帕特·基辛格,都未能帶領英特爾重回巔峰。
盡管帕特·基辛格提出了IDM2.0計劃,旨在穩定X86業務并開拓芯片代工業務,但面對AMD和臺積電的激烈競爭,該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已虧損超過1000億美元,盈利前景仍不明朗。與此同時,AMD和英偉達等競爭對手的市值卻節節攀升,遠超英特爾。
英特爾的衰落令人惋惜,也警示著企業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必須不斷創新和適應變革,否則即使是曾經的行業巨頭也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