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車市場正經歷一場顯著的變革,傳統燃油車新車型的推出速度明顯放緩,而新能源車型則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最新發布中指出,今年1月至11月期間,新能源車型成為市場的新寵,自主品牌更是在這一領域大放異彩,推出了多款中高端SUV新車,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在車型分類方面,雖然各家車企都有自己的分級標準,但行業內普遍參考德國大眾的A00、A0、A、B、C、D分級模式。這一模式不僅為市場提供了統一的參照標準,也便于消費者更清晰地了解車型的定位。
據跟蹤統計,今年1月至11月期間推出的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新車有的是全新車型,有的是改款或改名的車型,但更多的是新能源車型。與以往相比,汽油車新車型的推出數量明顯減少,尤其是燃油車純新車更是寥寥無幾。
在新能源車市場,車型的分級也變得尤為重要。為了更準確地分級,車企和專家通常會考慮車長、軸距以及車型廂型等多個因素,同時還會區分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由于價格因素和排量因素過于復雜,目前暫不作為爭議車型的分級依據。
通過對現有銷售車型的車長、軸距和銷量進行加權匯總測算,可以得出每個級別的不同國別和廂型的平均長度和軸距,這些數據作為細分市場的標準車指標,為車型分級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11月推出的新車型中,雖然重量級車型不多,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卻推出了不少,形成了車型序列的延展。這些新車從高端市場向A級市場延伸,主力轎車的新品起步長度達到了4.8米,SUV則達到了4.5米,產品呈現出明顯的中檔化趨勢。由于自主品牌在市場上的優勢較大,近期推出的新品也較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為了更準確地確定新車的分級,專家還會根據每個新車的車長指標與各級別的標準指標進行對比,尋找車長差距最小的指標。同時,考慮到車型跨界力度較大和產品對比的難度較大,有些產品可能會對應調整到下一級的合理競爭定位。
軸距也是確定車型分級的重要依據之一。由于車身設計的差異,根據軸距可以測算出車型的定位區間。在11月推出的主力新品車型中,電動車的產品特色明顯,軸距差異較大,這也為車型分級帶來了一定的復雜性。
最后,在確定車型分級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廠家定位、歷史升級演變等多個角度,以確保分級結果既符合市場實際情況,又能引領市場變化。由于新車大型化和燃油車低迷的特征日益明顯,車型分級也需要不斷探討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