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品牌大窯在山東泰安增設新工廠,年產能達80萬噸。
近日,大窯飲品宣布,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岱岳經濟開發區的智能工廠項目正式投產。該工廠占地面積約190畝,設有4條生產線,其中90%以上的設備已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此次投產的工廠年產能高達80萬噸,比大窯在陜西寶雞的工廠產能高出30萬噸,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北方市場的地位。
作為源自內蒙古的飲料品牌,大窯近年來在全國市場的拓展步伐顯著加快,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泰安新工廠的設立,不僅擴大了其生產規模,更在地理上覆蓋了東部市場,為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上海等地的100多萬家終端銷售商店提供了穩定的供應。
大窯之所以選擇自建工廠,主要是出于對其主打產品——玻璃瓶汽水的考慮。由于玻璃瓶產品的運輸半徑有限,遠距離運輸不僅會增加損耗,還會提高物流成本。因此,大窯通過自建生產基地,一方面解決了產品質量的標準化問題,提升了產品品質;另一方面,也滿足了成本控制需求,確保了經銷商的利潤,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泰安新工廠的生產線不僅包括汽水,還新增了果蔬汁產品,這標志著大窯在拓展新品類方面的決心。過去一年中,大窯密集推出了植物蛋白飲料、山楂果汁、無糖茶、酸梅湯和雙柚汁等多種新品,進一步豐富了其產品矩陣。
例如,今年11月,大窯推出了兩款1L超大瓶飲料——“生椰花生”植物蛋白飲料和“山楂果果”復合果汁飲料。其汽水產品線也進行了升級,推出了果汁版新品,包括520mL的鳳梨味以及PET系列的青檸味、鳳梨味、凍梨味和沙糖桔果汁汽水。這些新品不僅緊跟飲料行業的熱點,還主打餐飲場景,延續了大窯在餐飲渠道的強勢表現。
然而,隨著消費增長的放緩,餐飲渠道也開始變得擁擠。盡管火鍋、燒烤等餐飲品類中的飲品需求持續增長,為新品牌提供了機會,但競爭也愈發激烈。大窯在新品類的拓展上,采取了“跟隨”策略,與銀鷺、唯怡等品牌在植物蛋白飲料領域競爭,與柚香谷、王老吉等品牌在雙柚汁品類中較量。這些創新品類能否成為大窯的第二增長曲線,還需市場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