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步入尾聲,中國文旅市場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繁榮。今年以來,居民對文化和旅游的消費熱情持續高漲,旅游已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內出游人次達到了15.12億,同比增長17.2%,總花費則高達1.62萬億元,同比增長16.55%。同時,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指出,前三季度入境游客約0.95億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的九成以上,入境旅游發展超預期。
在這一背景下,各大文旅上市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深耕本土市場,拓展海外業務,加強產品創新和技術應用,整體財務業績表現亮眼。據統計,第三季度51家文旅集團合計營收約808億元,盡管營收同比均值下降了10%,但超七成企業實現了盈利。凈利潤方面,51家集團合計凈利潤達到101億元,其中38家企業盈利,顯示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具體到營收情況,第三季度營收超過50億元的文旅集團有5家,包括攜程集團-S、中國中免、豫園股份、華住集團-S和華僑城A。這些企業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布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企業營收同比下降明顯,如*ST東園和嶺南股份,分別因生態建設業務訂單轉化率低和園林行業競爭加劇等原因,導致營收大幅下降。
凈利潤方面,攜程集團-S以約68億元的凈利潤占據領先地位,占50家企業凈利潤總和的67%。同程旅行也表現出色,經調整凈利潤創歷史新高。然而,也有部分企業面臨虧損困境,如華僑城A、*ST東園和棕櫚股份等,這些企業主要受到地產和園林行業不景氣的影響,減虧和扭虧壓力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部分文旅企業面臨挑戰,但仍有不少企業在逆境中實現了穩定增長。第三季度,有10家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包括攜程集團-S、華住集團-S、同程旅行、眾信旅游等。這些企業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運營效率、加強成本控制等措施,成功應對了市場變化,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
從前三季度整體來看,51家文旅集團合計營收約2540億元,營收均值49.8億元。其中,營收超百億元的企業有7家,顯示出文旅市場的頭部效應依然顯著。凈利潤方面,雖然有12家企業虧損,但以綜合類、園林類產業鏈為主的企業虧損情況較為突出。相比之下,景區樂園類文旅集團總體實現盈利,但受文旅消費市場回歸理性等因素影響,凈利潤增速放緩或下滑。酒店類企業整體盈利情況較好,但多數企業增速放緩或出現一定下滑。
旅行社類文旅集團則迎來發展利好,以眾信旅游、嶺南控股為代表的企業業績增長突出。這些企業積極探索新模式和新渠道,通過數字化運營轉型、全產業鏈布局等措施,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線上旅游平臺如攜程、同程旅行等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盈利能力,成為文旅市場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隨著冬季旅游市場的升溫,特別是冰雪旅游的快速發展,各文旅集團需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與優勢,優化調整經營策略,加大冬季文旅產品的創新供給。通過做好做強“冰雪蛋糕”或創造“新蛋糕”,實現“經營向上、結構向優、韌性增強、效益提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旅游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