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證A500指數相關產品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特別是在今年四季度,相關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首批ETF到首批場外指數基金,再到第二批ETF等,募資速度和資金吸引力均令人矚目,中證A500的普及程度與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
據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公募基金公司采取了極具創意的營銷手段。有報道稱,某公募基金公司與一位知名大V達成了“排他性”合作協議,在一個月內,該大V的公眾號只能發布這家公司的中證A500ETF相關內容,而基金公司為此支付的“買斷”費用高達40萬元。
針對這一事件,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的付建主任提醒投資者,在面對大V的宣傳時,應保持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跟風。他強調,投資者應審慎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切勿輕信未經證實的宣傳內容。
對于這一“買斷”價格,公募基金公司內部也存在不同看法。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不清楚具體是哪家公司,因此難以評估這個價格是否合理。不過,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盡管40萬元聽起來很高,但如果能夠帶來顯著的品牌效應和客戶轉化率,那么這個投資可能是值得的。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公募花40萬‘買斷’大V一個月”的討論如火如荼。紅星資本局通過微博聯系到了多位基金大V,有人表示未參與此類營銷,也有人證實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但拒絕透露具體公司和大V的身份。其中一位大V透露,有些大V發布一條推廣微博的費用就高達16萬元,令人咋舌。
在公募基金公司與大V的合作中,除了直接的“買斷”合作外,還有更多形式的合作方式。有公募人士透露,一般基金公司與大V合作發布推廣文章時,會根據大V的影響力付費,費用通常在2萬元至10萬元之間。不過,也有更貴或更便宜的情況,具體費用因大V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異。
對于公募基金公司與大V的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信息接觸習慣的變化。如今,大V在投資者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他們的觀點和推薦往往能夠左右投資者的決策。因此,基金公司也愿意投入更多資源與大V合作,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戶轉化率。
然而,也有公募人士對這類高成本營銷的實際效果表示質疑。他們認為,不同大V的影響力相差懸殊,即使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合作,也不一定能夠帶來預期的回報。因此,基金公司在進行此類合作時,應謹慎評估大V的真實影響力和粉絲質量。
在中證A500系列產品的布局上,公募基金公司的步伐從未停歇。自9月10日首批10只中證A500ETF產品集體啟動發行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到這一賽道中來。據統計,截至12月4日,申報的中證A500指數相關基金數量已達103只,涉及63家基金管理人。
與此同時,中證A500存量產品也在持續“吸金”。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追蹤中證A500的22只ETF合計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成功超越科創50,成為僅次于滬深300的第二大寬基標的。其中,國泰中證A500ETF和南方中證A500ETF的規模遙遙領先,分別達到280.40億元和172.79億元。
隨著中證A500系列產品的不斷涌現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未來,哪家公司能夠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