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步伐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成為近期經濟領域的亮點。隨著一系列金融開放政策的落地,中國金融市場正加速形成雙向開放的格局。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推出多項措施,優化債券通和互換通機制,使得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總額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2024年前八個月,人民幣在貨物貿易中的收付占比達到跨境收付總額的26.5%,顯示出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標志。隨著人民幣收付占比的上升,中國企業獲得了更多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國際投資者也得以進行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
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的大幅放寬,使得外資金融機構加速進軍中國市場。截至6月末,外資銀行在華設立了41家法人機構、116家分行和127家代表處,總資產達到3.87萬億元人民幣。外資保險公司也表現活躍,總資產達2.67萬億元人民幣。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我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升,競爭力與影響力顯著增強。
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國際化進程,也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