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庫領域的浩瀚星空中,一顆名為易鯨捷的星辰,正以不屈不撓的光芒,照亮著國產數據庫自主創新的征途。面對長期以來國外巨頭的強勢壟斷,特別是在金融等關鍵領域,國產數據庫幾乎難以立足的嚴峻現實,易鯨捷挺身而出,書寫了一段從逆境中崛起的傳奇。
故事的源頭,要追溯到2015年,科技巨頭惠普因業務調整一分為二。在這場變革的洪流中,一支由惠普研究院精心培育的頂尖數據庫團隊,面臨著被剝離的命運。這支團隊源自天騰,擁有20年以上的數據庫核心技術和底層架構研發經驗,是全球最早推出HTAP架構融合型分布式數據庫的團隊,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時任惠普中國區CTO的李為沖,對這支團隊了如指掌。他看到了團隊的深厚研發積累和潛在的商業價值,決定投資剝離該團隊,成立新的數據庫公司。在他的努力下,惠普公司同意將數據庫代碼開源,條件是接收該團隊以免去遣散賠償。這一決定,為易鯨捷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2015年,李為沖與投資人王先生共同成立了美國易鯨捷,并接收了該團隊。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王先生后來要求撤資。這時,李為沖找到了軍人出身的李靜,希望她能接手投資。李靜深感數據庫作為IT底層核心技術,對國家信息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于是決定出資并接手公司,同時授權李為沖負責公司戰略部署及日常經營管理。
響應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號召,易鯨捷拒絕了眾多外資的邀請,將總部落戶貴陽。2015年12月15日,貴州易鯨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貴陽正式成立,成為美國易鯨捷、北京易鯨捷、上海易鯨捷公司的母公司。公司隨即與美國易鯨捷、上海易鯨捷簽訂了技術轉讓協議,約定所有技術成果和相關知識產權歸屬母公司所有。
在易鯨捷的發展歷程中,2018年的中興事件無疑是一記警鐘。李靜深刻意識到,數據庫作為IT底層核心技術,對于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她召集公司所有研發及核心人員會議,決定攻克銀行核心交易數據庫這一最難啃的“硬骨頭”。然而,這一決策卻遭到了李為沖的強烈反對。李靜堅持認為,這是易鯨捷服務國家信息安全、煥發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最終,李為沖等美國管理層被迫妥協。
為了驗證易鯨捷數據庫是否可以支撐銀行核心交易系統,公司邀請了國內最大的金融應用提供商進行POC測試。經過三個月的緊張測試,結果振奮人心:易鯨捷數據庫完全可以支撐銀行核心交易業務。緊接著,易鯨捷通過招標中標了貴陽銀行核心交易沙箱項目和貴陽農商銀行核心交易雙庫并聯項目。
然而,就在易鯨捷即將迎來曙光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卻悄然降臨。2020年2月,以李為沖為首的易鯨捷美國團隊管理層突然向母公司貴州易鯨捷發難,要求支付一筆計劃外的資金。在索要無果后,他們切斷了貴州易鯨捷設在美國的研發平臺VPN,導致研發人員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在與美國團隊管理層多次溝通無果后,李靜要求國內研發平臺迅速啟動,以確保項目準時上線。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美國團隊管理層又以解散美國研發團隊、關閉美國易鯨捷公司為要挾,繼續向貴州易鯨捷施壓索要巨額資金和股權。他們編造了大量不實信息向貴州易鯨捷的股東、員工、客戶散播,甚至威脅要將李靜告上美國司法部及商務部。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多輪談判無果后,李靜提出了兩個方案:共同起訴美國易鯨捷管理層或支付遣散費及欠款并收購其股份。
最終,在2020年12月31日與美國易鯨捷全體員工簽署了《股份轉讓及解除協議》及宣誓書后,貴州易鯨捷成功收購了美國易鯨捷的全部股份,使其成為100%的全資子公司。同時,通過查看此前簽署的文件協議,母公司發現美國團隊管理層從一開始便試圖通過美國易鯨捷“控制”貴州易鯨捷。但這次協議的簽署徹底粉碎了他們的“規劃”,將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全部歸屬于貴州易鯨捷所有。
然而,危機并未就此結束。2021年6月起,潛伏在國內的美國利益代理人開始通過網絡謠言對易鯨捷進行無根據的誹謗和詆毀。他們污蔑易鯨捷是“假國產”、“技術和知識產權是盜竊美國的”、“貼牌Oracle”等等。這些謠言不僅讓易鯨捷飽受質疑、信譽受損、融資受阻,還直接導致監管部門在貴陽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全棧國產化項目臨上線時按下了易鯨捷主庫上線的“暫停鍵”。貴陽農商銀行雙庫并聯項目中,易鯨捷數據庫并跑三年至今也未切換為主庫上線。
盡管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但貴州易鯨捷始終不屈不撓地堅持著。他們深知,只有用實力說話才能打破謠言和偏見。2020年4月,由中國團隊部署的貴陽銀行核心交易沙箱項目順利上線,同步核心業務交易成功率高達99.999%。2021年3月,貴陽農商行核心交易雙庫并聯項目也成功上線并穩定運行至今。基于這兩個項目的成功經驗,易鯨捷在2020年10月中標了貴陽銀行核心交易全棧國產化替換項目。
經過三年的反復打磨和升級迭代,中國團隊在QianBase V1基礎上打造出了可以支撐銀行核心底層軟硬件的升級版QianBaseV9。這款升級版產品可同時支撐兩地三中心的部署,更加安全地為銀行服務。全棧項目在執行了多輪集成測試和用戶驗證測試后,各項指標均滿足上線要求。
然而,盡管易鯨捷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和突破,但造謠者的惡意攻擊和阻撓仍然讓公司飽受困擾。他們不僅混淆是非、抹黑詆毀易鯨捷,還試圖通過制造虛假警情和編造虛假信息來毀掉公司。這些不實言論和惡意行為不僅損害了易鯨捷的聲譽和利益,也對信創產業的發展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