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申請仲裁“通義大模型前員工周暢違反競業協議”的消息在AI圈內引起軒然大波。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消息屬實。周暢曾是阿里達摩院M6多模態模型團隊的領軍人物,并在ChatGPT熱潮中帶領團隊研發出“通義千問”大模型,該模型已成為阿里AI產品的重要技術基礎。然而,周暢近期跳槽至字節跳動,引發阿里方面的高度關注。
據悉,周暢的離職并非偶然。早在今年7月,就有消息傳出他將辭職創業,但隨后在10月底,他已悄然加入字節跳動。有獵頭公司工作人員透露,周暢的離職只是幌子,實際是為了規避競業協議。更令阿里擔憂的是,周暢不僅自己跳槽,還帶走了團隊中的十多名成員。
字節跳動的AI戰略不僅限于周暢一人。近幾個月來,該公司還吸引了多位AI領域的頂尖人才,包括零一萬物的前算法副總裁黃文灝和面壁智能的原核心成員秦禹嘉。字節跳動的招聘團隊規模龐大,HR部門巔峰時擁有超過5000名員工,專注于招聘和獵頭服務,形成了強大的搶人能力。
字節跳動的AI戰略始于2023年年中,其招聘目標主要集中在阿里通義團隊、百度文心和飛槳團隊等。為了吸引人才,字節跳動不惜重金,經常提供比原薪資高出數倍的薪資待遇。例如,周暢在字節跳動獲得了4-2的職級和高達八位數的年薪,職級相當于阿里的連跳兩級,薪資翻了幾倍。
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一直強調“人才密度”的概念,認為只要保證人才密度超過業務復雜度,業務的成功便是水到渠成。張一鳴本人也是這一理論的忠實實踐者,他通過高薪從百度挖來了多位關鍵人才,為字節跳動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AI領域,字節跳動不僅從外部搶人,還通過內部重組提升“人才密度”。2023年年初,字節跳動成立了神秘的Seed團隊,專注于大模型研發。該團隊從搜索、AML、AI Lab等部門中選拔人才,并繼續從其他部門物色合適人選,以提升團隊的整體實力。
字節跳動的AI戰略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16年,張一鳴就成立了AI Lab,吸引了多位頂尖科學家加入。然而,隨著抖音、TikTok等核心應用的崛起,AI Lab的地位逐漸下降,最終于2020年重組并大幅縮減規模。盡管如此,字節跳動的AI戰略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在近年來加速推進。
在生成式AI浪潮中,字節跳動迅速崛起,成為擁有最全生成式AI模型和最多AI應用的技術公司之一。字節跳動通過內部賽馬和外部“飽和式攻擊”策略,迅速占領了市場。例如,其AI應用Coze通過頻繁更新版本和免費使用策略,迅速擊敗了國內早期的競爭對手。
盡管字節跳動在AI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財務狀況也面臨一定壓力。隨著廣告和電商業務的增速放緩,字節跳動需要更加謹慎地管理現金流,以支持新業務的發展。然而,對于一個試圖進行重大轉型的公司來說,上市并非明智之選。因此,字節跳動必須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來推動AI戰略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