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南寧,一場聚焦“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高級別論壇圓滿舉辦,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嘉賓前來參與。論壇期間,與會者不僅圍繞多個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還實地參觀了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親身體驗了當地科技創新的活力。
此次論壇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主辦,主題為“民心相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丁仲禮發表講話,他強調,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進入新金色十年的起始之年,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留學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丁仲禮指出,留學人員不僅是中外交流的橋梁,更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他希望廣大留學人員能夠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結合絲路精神,積極投身于推動科技創新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事業中,共同建設“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
廣西作為此次論壇的舉辦地,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也為論壇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廣西地處中國南部,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重要橋梁。在論壇上,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廣西在推動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中越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為例,這里實施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入境體驗。同時,友誼關口岸的跨境車輛往來不斷,智慧口岸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這些都為跨境經貿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德邁國際產業集團董事長施乾平分享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經驗。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還帶來了許多“小而美”的民生項目,這些項目讓當地百姓受益匪淺,成為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之路。
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黃偉偉也在論壇上發言,他強調了企業在“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中的責任與擔當。黃偉偉表示,企業在投資過程中,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更要注重投資所在國及其人民的利益,這樣才能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
論壇還就如何深入開展人文交流進行了深入探討。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原副議長、交通部原部長翁詩杰表示,中國與東盟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文化互動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應該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互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則從數字化和新技術的角度探討了文明互鑒的新形態。他認為,數字化和新技術為文明交流互鑒帶來了新的交流方式,創造了新的前景和空間,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增長點。
在“民心相通與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平行論壇上,緬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伍慶祥提出了加強建設中國—東盟知識共同體的建議。他認為,通過加強知識共同體的建設,可以促進雙方之間的深入了解和認知,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