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在近期的一次專訪中透露,該行政策制定者普遍預期,在未來的2024年里,將有四次降息操作,每次降息幅度為25個基點。這一表態,為市場提供了關于英國貨幣政策走向的明確指引。
貝利在專訪中指出,英國的通脹形勢正在迅速好轉,下降速度超出了此前的預期。與美聯儲直接公布利率預測的做法不同,英國央行則是通過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來間接反映其對通脹和GDP的預測。這一機制使得英國央行的政策走向更加市場化,也更加透明。
在談到11月的經濟預測時,貝利表示,預測中提到的四次降息預期,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的普遍看法。他進一步強調,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制定政策時,會充分考慮市場利率的變動,以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市場的穩定性。
貝利還闡述了未來利率變動的三種可能前景。其中,最樂觀的情況是央行能夠成功控制通脹,從而有更多的空間進行降息操作。而最悲觀的情況則是經濟出現結構性變化,導致通脹變得頑固,貨幣政策需要保持更多的限制性。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之間,還存在一個“折中”的前景,即央行需要付出較大努力來控制通脹,而降息的速度則會相對較慢,這也就是明年降息四次的原因。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英國的通脹形勢確實在好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的通脹率為2.3%,雖然較9月有所回升,但與2022年末的峰值相比,已經有了顯著的下降。這表明英國央行在控制通脹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貝利對此表示樂觀,并指出,通脹下降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他回憶說,一年前對今天通脹率的預測比實際高出了1%左右,這進一步證明了央行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貝利對通脹形勢表示樂觀,但英國央行在降息方面仍然保持謹慎。年內已經降息兩次至4.75%,并釋放了進一步削減借貸成本的信號。然而,出于對服務業通脹粘性的擔憂,央行正在謹慎行事,追求“漸進”降息。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對英國的通脹形勢持樂觀態度。經合組織(OECD)認為,英國的前景可能并不允許英國央行像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那樣大幅度地降低利率。OECD預計,英國的利率將在2026年穩定在3.5%,而歐洲央行則有望在2025年末將利率下調至2%。
OECD解釋說,與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通脹更加頑固。預計今年的通脹率為2.6%,到2025年將加速至2.7%,高于七國集團(G7)其他國家的水平。雖然到2026年通脹率將降至2.3%,但這一水平仍然相對較高。
貝利在專訪中還提到了央行正在研究的一些潛在路徑,并表示其中一些路徑確實比其他路徑更好。這表明央行在制定政策時,會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市場的穩定性。
總體來看,雖然英國的通脹形勢正在好轉,但央行在降息方面仍然保持謹慎。未來,央行將繼續密切關注通脹和經濟增長的形勢,并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貨幣政策。
貝利強調,央行將追求“漸進”降息,以確保經濟在降息過程中保持穩定增長。同時,他也提醒市場參與者,未來利率的變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密切關注央行的政策動態。
最后,貝利表示,央行將繼續與市場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傳遞政策信號,以確保市場的穩定和預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