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自臺灣供應鏈的內部消息揭示了臺積電在2nm芯片技術領域的顯著進展。據悉,臺積電的2nm芯片試產結果不僅達到了預期,甚至在良率方面突破了60%的大關,這一成績遠超行業預期。
臺積電正積極在臺灣北部的新竹寶山工廠進行2nm芯片的風險試生產,該工廠引入了一種創新的納米片架構,旨在大幅超越當前的3nm FinFET工藝。有消息稱,臺積電還計劃將這一先進技術的生產經驗引入高雄工廠,為未來的大規模量產做好準備。
臺積電這一系列動作預示著,他們有望在2025年正式啟動2nm芯片的量產。而更令人矚目的是,有報道指出,蘋果計劃在2026年發布的iPhone 18 Pro系列將獨家采用臺積電2nm工藝制造的芯片,并配備高達12GB的運行內存。然而,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iPhone 18的標準版預計將維持使用3nm工藝芯片。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2nm芯片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臺積電已注意到這一趨勢,并表示將積極響應行業內的需求,加快提升2nm芯片的生產規模。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臺積電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展示了其對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
臺積電在2nm芯片技術上的成功,不僅為自身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會,也為整個半導體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臺積電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