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簡歷、約面試、談offer是一位招聘官每日工作的“三板斧”,每個環節的效率和體驗都會影響企業的招聘節奏。隨著秋招季的到來,不少HR開始焦慮,畢竟,效率低下的招聘過程令人壓力倍增。相對而言,某互聯網大廠卻可以完成一年數萬職位、超百萬場的在線面試。這背后是互聯網創新帶給招聘方式的變革,也讓飛書招聘——這款源自字節跳動旗下領先的管理與協作平臺飛書的先進工具成為HR和管理者們的新寵。
三輪面試后我被告知不符合 浪費的時間和機遇無法彌補
在傳統招聘模式中,HR每天要刷幾百份簡歷,不停發消息、回問題,忙了半天可能也沒找到一個真正合適的候選人。崗位的空缺在不斷地加重其他員工的工作分量,又或者是,廣泛的海投簡歷,經過一輪輪面試后才發現不合適,可是求職者為此浪費的其他機會和時間又該怎么計算?
HR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更要善于利用先進的工具武器。
而高效的線上招聘,一方面有人才數據庫的不斷積累,可以在人才庫中自動匹配篩選;另一方面,系統對收到的每一份簡歷都會做精準分析,幫HR免去大量而機械的刷簡歷動作。
2017 年,一家招聘網站邀請5位資深HR從3700 萬存量的簡歷庫,根據崗位挑出 10 份簡歷。
最快的一位花了 14 分 51 秒,最慢的一位花了 23 分 22 秒,平均費時 16 分 11 秒。而他們的競爭對手,一個AI機器人,只花了 0.0152 秒,用時大約是人類的1/64000。如果沒有在線系統的幫助,或許你也積累到一些優質候選人資源,但只靠個人的運氣和努力,是無法在人才爭奪戰中取勝的。
以飛書招聘為例,系統針對HR和用人部門重點關注的信息,進行二次提煉和標簽識別,能讓我們快速找到匹配的簡歷。
對于各種格式的簡歷文件,飛書可以自動解析成企業所需的簡歷格式,同時進行簡歷查重。而且,在選出簡歷后,將鼠標移動到候選人曾工作過的公司、曾就讀的學校,彈窗會自動出現,為面試官補充這一學校/公司的詳細背景,幫助面試官更好地考察。
面試過程實時評價,飛書招聘將招聘過程規劃范和數字化
招聘是雙方選擇和相互考察的過程, HR本人做面試或許已駕輕就熟,但往往會高估了面試官的面試水平。
特別是業務經理的面試,是招聘流程中的重災區:不知道問什么問題,聽候選人自由閑聊;還有全程不做記錄,完全憑個人喜好判斷,HR很難收集到準確反饋;
有不少的求職者反映,在求職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的不規范招聘行為:約好了的面試時間居然被面試官忘記,面試后反饋不及時,得不到事后通知,導致求職者被晾著好幾天;連正式offer都沒有,直接微信上通知錄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居然還在抽電子煙,隔著屏幕就能感覺到他的不屑一顧;刁難型的面試官在面試階段就已經開始了職場PUA...諸如此類,不規范的招聘與面試過程在被搬到線上之后更加混亂不堪。
但是,現在一切有了解題方法。通過飛書招聘的線上面試,面試官可以在窗口中同時看到視頻、簡歷和評價信息,能根據具體信息進行提問。
同時,它還能把面試全程的視頻或語音記錄下來,轉為文字,將面試數據準確地記錄沉淀下來,幫助面試官總結分析,提升面試質量。
還有即將上線的面試助手功能,將根據崗位需求為面試官智能推薦面試題,可以說是面試官的“最強外腦”!相信隨著AI技術的發展,線上面試系統將會提供更多的智能分析功能,例如對微表情的分析。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超過60%的信息是通過肢體、表情等非語言形式傳達的,而且肢體語言往往無法偽造,從中更能判斷一個人的真實狀態。
懂招聘更懂人才的在線招聘系統,飛書招聘帶來的是組織管理的升級
一年前,大家是因疫情被迫進行線上面試;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主動選擇線上面試。線上招聘化是正在發生的大趨勢,它并不會阻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不代表人們情感的缺失,反而會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讓溝通更高效。
“懂招聘,更懂人才”,飛書招聘做到了在線上招聘發展迅猛的今天繼續在不斷地打磨與發展,助力線上招聘推進發展,幫助眾多企業遇到他們的“黑馬”,也幫助許多“伯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才。專業化和規范化是飛書招聘賦能的基底,也是搭橋的工具。
線上招聘不只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一套高效的管理流程。數字化技術把這些管理精髓沉淀在一套系統上,能給我們帶來更為直接的工作成果。而且,招聘系統不僅懂招聘的方法,得益于大數據優勢,它也更懂招聘的對象——人才。可謂懂招聘、更懂人才,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使用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