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投界的一起復雜糾紛中,金沙江創投的知名合伙人朱嘯虎近期公開發聲,揭示了月之暗面創始團隊與循環智能投資人之間的仲裁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
據悉,月之暗面的創始人楊植麟與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近期在香港被循環智能的部分投資人提起仲裁。這些投資人包括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博裕資本、華山資本和萬物資本,他們指控楊植麟和張宇韜在未獲得必要豁免的情況下,從循環智能分拆出月之暗面并進行融資。
然而,朱嘯虎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為這一事件增添了新的轉折。他指出,月之暗面原本就是循環智能內部已開發兩年的項目,分拆過程并未獲得循環智能股東決議的正式簽字,問題遠不止豁免書那么簡單。朱嘯虎進一步透露,董事決議的簽署被拖延到大半年后的今年1月,而某董事(張予彤)因隱瞞自己在新拆分公司中的重大利益沖突,其簽署的決議可能無效。
朱嘯虎強調,張予彤不僅向基金合伙人和其他投資人隱瞞了自己在新公司中持有大量免費股份(900萬股,占初始股份的14%)的事實,還因此違反了基金合伙人對LP的受托責任以及公司董事對股東的受托責任,最終被金沙江創投解雇。這一揭露使得整個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朱嘯虎還表示,這一案例將成為中國創業風險投資史上的經典,提醒所有投資人如何合法合規地分拆公司,并強調受托責任是投資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對于朱嘯虎的指控,截至發稿前,張予彤并未作出回應。
循環智能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企業營銷客服AI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控股股東為北京睿科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楊植麟、張宇韜以及陳麒聰均為睿科倫的持股人,并分別擔任AI與產品負責人、首席技術官和首席執行官。循環智能的投資方陣容強大,包括博裕資本、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和真格基金等。
2023年3月,楊植麟和張宇韜聯合創立了月之暗面,并發布了Kimi智能助手,迅速在國內大模型領域嶄露頭角。月之暗面的核心團隊曾參與多個大模型的研發,包括谷歌、盤古和智源悟道等。目前,月之暗面已完成超過25億元的融資,最新估值已超過33億美元。
楊植麟本人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計算機科學家,畢業于清華大學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曾在meta AI和Google AI研發團隊工作,并是大語言模型領域核心技術Transformer-XL與XLNet兩篇重要論文的第一作者。回國后,他帶領團隊參與了盤古大模型的核心技術研發,并聯合創立了循環智能。
然而,如今楊植麟和張宇韜卻面臨著仲裁的困境。據稱,仲裁申請可能源于他們在未獲得循環智能部分投資方同意豁免的情況下,就啟動了月之暗面的融資。而此次仲裁申請的發起機構之一,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直指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張予彤隱瞞了重大的利益沖突。
張予彤曾在金沙江創投擔任主管合伙人,成功投資了多個項目,包括小紅書和深鑒科技等。然而,她已于2024年4月離開金沙江創投,盡管有傳言稱她可能加入了月之暗面,但這一說法已被月之暗面否認。不過,朱嘯虎此次首次明確指出,張予彤是被金沙江創投解雇。
參與投資月之暗面的阿里戰投部負責人胡曉和投資總監蔣珊珊也受到了波及,目前已從阿里離職。有消息稱,他們已加入了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加入的晨壹基金。而阿里巴巴內部對于此次投資月之暗面的結果也十分不滿,懷疑有人在其中“中飽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