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上半年業績的嚴峻考驗后,第三季度,多家上市助貸平臺的業績表現呈現出顯著的分化趨勢。
通過對奇富科技(原名“360金融”)、信也科技、小贏科技、宜人智科(原名“宜人金科”)、嘉銀科技以及樂信等六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窺見助貸行業及其背后的消費信貸市場的最新動態。
業績分化明顯,但資產質量有所提升。在第三季度,這些上市助貸平臺的營收普遍實現增長,然而凈利潤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勢。
奇富科技在行業中獨占鰲頭,第三季度總營收達到39.59億元,同比增長3.58%,凈利潤更是實現了57.86%的大幅增長,達到18.03億元。樂信緊隨其后,營收達到36.6億元,同比增長4.4%,但凈利潤卻同比下滑16.48%,盡管環比增長了36.6%。信也科技位列營收第三,營收為32.76億元,同比增長2.46%,凈利潤也實現了10.18%的增長,達到6.24億元。小贏科技則以15.84億元的營收和18.58%的同比增速,成為營收增長最快的平臺,凈利潤也同步增長了8.25%,達到3.76億元。
相比之下,宜人智科雖然營收實現了12.3%的同比增長,達到14.79億元,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約35%,僅為3.55億元。宜人智科表示,這是由于風險承擔模式下的貸款量增長導致需要大量撥備。嘉銀科技的業績則更為艱難,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1.46%和16.73%。
盡管業績分化明顯,但從資產質量來看,這些公司的逾期率在第三季度普遍有所改善。其中,小贏科技的逾期率環比改善幅度最大,但與其他公司相比仍處于較高水平。奇富科技的90天以上逾期率在第三季度大幅降低至2.72%。
在信貸投放規模方面,多家平臺繼續呈現縮減趨勢。奇富科技和樂信這兩家頭部公司的新增貸款規模同比出現顯著收縮,信也科技則幾乎持平。然而,盡管放貸規模有所縮減,這些平臺的凈利潤表現卻大都出現了明顯好轉。
這主要得益于成本的下降。以奇富科技為例,第三季度其人均獲客成本環比下降7.4%,同比下降13.4%,降至265元/人。同時,資金成本也環比下降了30個基點。尤其是三季度ABS發行規模達到35億元,發行成本下降超過50個基點。樂信同樣如此,三季度資金成本環比大幅下降98個基點,至4.28%,再創歷史新低。
在新增貸款方面,嘉銀科技和宜人智科則實現了明顯擴張。嘉銀科技的貸款發放量同比增長10.3%,達到267億元;宜人智科的增長更為迅猛,同比增長高達36.73%,盡管其規模仍然最小,但高增長之下,三季度末已增至134億元。宜人智科在多個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包括銷售和營銷費用、研發費用以及管理費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各平臺新增貸款的環比數據普遍出現回暖。除樂信三季度與二季度持平外,其他六家公司三季度均較二季度實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出海業務成為多家平臺在第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的新亮點。信也科技在國際化業務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第三季度國際業務營收占比近20%,新增交易用戶連續兩季度超過國內市場。同時,信也科技還獲得了印尼和巴基斯坦的相關金融牌照,并在印尼和菲律賓兩個國際市場的新借款人數量連續第二個季度超過中國市場。樂信也加大了對東南亞市場的投入和運營,印尼市場交易用戶和交易額均實現環比增長。嘉銀科技同樣表示,在印尼的本地業務合作伙伴在第三季度的貸款發放量與新注冊用戶數量進一步增加。
奇富科技則強調了前沿科技在業務中的規模化應用。奇富科技首席執行官吳海生表示,過去幾個季度,大模型等前沿科技的規模化應用已成為奇富科技業績穩健增長、提升用戶體驗的核心動力。未來,奇富科技將繼續在金融大模型技術層面持續投入,以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和更好地服務用戶需求。
在股東回報方面,多家平臺也披露了相關計劃。樂信宣布將加大分紅力度,從2025年開始,分紅比例將從目前凈利潤的20%提升到25%。奇富科技則已回購約137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回購總額約為2.98億美元,并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回購總額最高可達4.5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票或A類普通股的新計劃。信也科技在今年前三季度共投入8110萬美元用于股份回購,同比去年增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