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近日正式發布了一項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重磅通知,標志著我國中小學教育將迎來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篇章。
該通知明確指出,為了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需在中小學階段構建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確保教學與評價的常態化。同時,要求開發普適化的教學資源,并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能教育需求。還強調了頂層設計和部門協同的重要性,計劃研究制訂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和普及讀本。
在課程設置方面,通知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信息科技、科學類、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勞動等課程中將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的內容,并落實跨學科學習、大單元教學、學科實踐等教學模式。為了讓學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重點,小學低年級段將側重感知和體驗人工智能技術,而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則注重理解和應用,高中階段則更加注重項目創作和前沿應用。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通知還提倡基于任務式、項目式、問題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各地教研部門將依托信息科技課程,加強人工智能教育的教研工作,并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驗與實踐。同時,探索將人工智能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養評價體系,并計劃將其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不僅如此,通知還提到將在“中學生英才計劃”中加強人工智能相關領域青少年人才的培養。通過設立人工智能科技節、舉辦校園人工智能作品展以及開展人工智能辯論等活動,不僅豐富學生的體驗與實踐,還提高學生的應用與創造能力,為培養未來的科技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營造濃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環境,各地學校將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式,將人工智能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通過組織專家講座、教師研討會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確保人工智能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此次通知的發布,對于推動我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路徑,還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技素養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同時,這也將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接觸和了解人工智能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未來的科技事業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相信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將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