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近期出臺了一項關于本科畢業論文中AI工具使用的新規定,該規定名為《關于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試行使用AI工具的規定》,并于11月28日正式發布在復旦大學教務處官方網站上。
根據新規定,復旦大學本科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若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可以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各類人工智能輔助工具。這些工具的使用范圍包括文獻資料的檢索與整理、圖表類型的推薦與輔助制圖,以及非創新性方法的AI輔助等。這一舉措旨在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畢業論文的準備工作。
然而,新規定也明確列出了AI工具的禁止使用范圍。學生在設計研究方案、創新性方法、算法(模型)框架搭建以及畢業論文結構設計等關鍵環節,不得使用任何AI工具。學生的原創性或實驗性結果圖片、圖像、插圖以及正文文本,也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進行生成或修改,以確保論文的真實性和原創性。
為確保AI工具的合理使用,新規定還要求學生在提交本科畢業論文時,必須在承諾書中詳細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稱、版本號、具體用途以及生成的內容或提供的建議等信息。同時,學生還需妥善保存AI工具處理前的相關重要材料,以備后續檢查。
復旦大學此次出臺的新規定,不僅為本科生提供了更為嚴謹、科學的畢業論文撰寫指導,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利用AI技術,以提升論文質量。通過明確AI工具的使用范圍和禁止事項,該規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他們的學術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新規定也強調了學生自主性和責任感的重要性。學生在使用AI工具時,必須充分了解其功能和局限性,并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通過這一規定,復旦大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學術誠信意識,確保畢業論文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新規定還提出了對學生使用AI工具進行監管和檢查的要求。學校將定期對畢業論文進行抽查和審核,以確保學生遵守規定,合理使用AI工具。這一舉措有助于維護學術秩序,促進學術研究的健康發展。
盡管新規定為復旦大學的本科生提供了更為明確的畢業論文撰寫指導,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需不斷完善和優化。學校將繼續關注AI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適時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以確保畢業論文的撰寫質量和學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