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市場近期再度升溫,成為科技界的焦點。自谷歌首次推出智能眼鏡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12個年頭。這12年間,眾多科技企業紛紛投身智能眼鏡領域,卻始終未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期待。然而,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語音助手的逐漸普及,智能眼鏡市場似乎迎來了新的轉機。
近期,百度與國內領先的智能眼鏡制造商Rokid相繼發布了搭載AI技術的智能眼鏡產品,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小米和蘋果也被傳出將涉足智能眼鏡研發領域。據媒體報道,OPPO、vivo、華為、騰訊、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也在評估AI眼鏡項目,準備加入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
百度推出的“小度AI眼鏡”與Rokid攜手時尚眼鏡品牌BOLON打造的“Rokid glasses”,均面向C端消費者,主打拍照、音頻播放及AI對話等功能。百度憑借其“最懂中文”的文心大模型,讓小度眼鏡能夠無縫對接百度地圖、搜索、百科等百度應用生態。而Rokid,作為國產AR終端市場的領頭羊,其新品接入了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大模型的算法能力,旨在實現問題解答、實時翻譯等便捷功能。Rokid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款新品力求做到零學習門檻,消費者上手即用。
智能眼鏡市場的升溫,離不開Ray-Ban meta智能眼鏡的成功案例。去年,meta與Ray-Ban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鏡,憑借其搭載的最新大模型Llama 2,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該眼鏡的全球銷量已超過100萬臺,甚至有報道稱其銷量已突破300萬臺。這一市場表現,無疑吸引了眾多科技公司的目光,促使他們紛紛布局智能眼鏡市場。
百度和Rokid的新品,在外觀設計上均采用了日常框架眼鏡的樣式,重量也接近日常佩戴的眼鏡,旨在滿足消費者全天佩戴的需求。在拍攝方面,兩款眼鏡的像素均不低于1200萬,雖然不及手機,但其解放雙手的“第一視角”拍攝功能,卻吸引了眾多vlog愛好者和視頻創作者的目光。然而,續航能力仍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為此,百度和Rokid在續航方面進行了優化提升,以滿足消費者的長時間使用需求。
除了百度和Rokid外,今年還有多家科技公司推出了智能眼鏡產品。例如,AR品牌“李未可”發布了AI智能眼鏡meta Lens Chat,小米生態鏈企業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環AI音頻眼鏡,雷鳥創新與博士眼鏡成立合資公司,預計年底發布首款產品等。這些新產品的推出,進一步加劇了智能眼鏡市場的競爭。
目前國內布局智能眼鏡的廠商主要分為三類:消費電子企業、互聯網大廠以及AR眼鏡研發商。前兩類公司通常擁有自研大模型,主要推出不帶“顯示功能”的AI眼鏡,為自家AI技術找到更好的落地場景。而AR眼鏡研發商則大多在AR領域深耕多年,給自家產品配置上AI也是順其自然的選擇。然而,受限于重量和技術等因素,目前帶顯示功能的AI眼鏡只能做到單色顯示,AR體驗相對有限。
盡管智能眼鏡市場前景廣闊,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是智能眼鏡行業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用戶體驗等問題也需要得到充分解決,才能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目前,智能眼鏡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消費者對于智能眼鏡的認知以及品類滲透率仍有待提升。然而,隨著相關產品的扎堆發布和更多廠商的入局,智能眼鏡市場必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價格方面,智能眼鏡的均價仍然較高,這也是制約其市場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供應鏈的優化,智能眼鏡的價格有望逐漸下降,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同時,如何在品牌定位、硬件和軟件收入的分配、當下和未來的時間維度上找到平衡,也是所有智能眼鏡參與者面臨的挑戰。
智能眼鏡市場能否在國內撕開更大的市場,尚無法確定。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相關產品的不斷推出和更多廠商的加入,智能眼鏡市場必將迎來更加繁榮的發展。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中,誰能在價格和產品力上取得先機,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