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東南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江蘇南京簽署合作協議,宣布“東南大學 鯤鵬昇騰科教創新孵化中心”(以下簡稱“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立濤,黨委研工部部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耿新,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學院院長張敏靈,網絡與信息中心主任趙立業,華為計算產品線研發總裁魯鴻駒,華為南京研究所所長李峰等出席并見證簽約,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副主任胡軼寧、華為計算產品線戰略與業務發展部副部長崔玫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依托孵化中心,在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雙方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孫立濤與魯鴻駒為孵化中心揭牌)
孫立濤對孵化中心的成立表示充分肯定和贊賞,他表示,通過共建創新項目、共設產教融合課程等舉措,雙方已在打造創新生態、深化協同育人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長期以來,東南大學在工科和計算機學科領域積累了雄厚的實力,而鯤鵬計算、昇騰計算作為引領原生開發的技術,是構建國產算力的中堅力量。未來,希望孵化中心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雙方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共建三方面的全方位協同創新,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孫立濤)
魯鴻駒表示,華為公司在2019年全面啟航計算戰略。華為在計算產業的持續投入也帶來了操作系統、通用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一系列突破。操作系統領域,華為推出的openEuler新版本裝機量穩步增長,為大規模應用遷移打下良好基礎;通用計算領域,鯤鵬服務器已逐步應用于國計民生行業的核心交易系統;人工智能領域,昇騰提供了全流程的大模型開發工具鏈,支持從大模型的開發訓練到推理部署的全流程創新落地,并已在國內市場占據主流算力地位。
魯鴻駒指出,隨著計算產業在多個領域的顯著發展,今年華為提出了鯤鵬昇騰原生開發戰略。希望此次通過與東南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建創新孵化中心,在算力賦能、技術創新、生態構建、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標桿,孵化更多鯤鵬昇騰原生科研應用與方案,支持交叉學科專業開展跨領域創新設計,加速科研成果向千行萬業轉化。

(華為計算產品線研發總裁 魯鴻駒)
而后,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副主任胡軼寧基于孵化中心的項目運作、算力環境、團隊建設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數據系統部主管陳超分享了鯤鵬計算在‘東大云’平臺中的應用實踐。東南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劉志遠分享了“鯤鵬昇騰的復雜交通系統仿真與決策技術”,他表示期待未來能夠借助孵化中心這個校級生態平臺,激發老師和同學創造出更多優秀實踐成果。
在2024年9月21日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聯合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發布鯤鵬昇騰科教創新孵化中心,構筑連接高校、企業與科研機構的重要樞紐,提供人才培養平臺。孵化中心定位為基于鯤鵬昇騰技術路線的校級生態合作平臺,它將圍繞大學計算產業前沿課題研究、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為產業輸出高質量鯤鵬昇騰原生人才,孵化和培育根植中國的世界級原生科研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