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大模型的發展,數據驅動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在智能駕駛領域逐漸嶄露頭角。這一趨勢使得激光雷達這一曾被視為高階智能駕駛必備的技術面臨新的挑戰。
近期,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宣布停止內部開發下一代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此舉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內關于“去激光雷達”的討論。
特斯拉CEO馬斯克一直是純視覺方案的堅定推崇者,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對激光雷達的不屑,認為依靠攝像頭和神經網絡就能實現高效安全的自動駕駛。然而,這一觀點在業內并未形成共識。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就對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提出了質疑,指出其上限雖高,但下限也很低。與此同時,不少專家認為激光雷達與端到端軟件算法技術可以共存,且對智能駕駛的實現而言,激光雷達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雷達的價格正在迅速下降。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規模化量產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激光雷達的單位成本已經大幅降低,預計未來幾年將進一步下降。這一趨勢使得激光雷達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應用前景依然廣闊。
車企在智能駕駛方案的選擇上也呈現出分化態勢。一些高端車型仍堅持采用激光雷達以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而一些面向價格敏感消費者的車型則傾向于采用成本更低的純視覺方案。
純視覺方案依賴深度學習算法處理攝像頭捕捉的圖像數據,而激光雷達則通過發射激光束獲取精確的三維環境信息。兩種方案各有優勢,純視覺方案在成本和數據驅動方面具有潛力,而激光雷達則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出色。
長期來看,智能駕駛方案的選擇不僅涉及技術問題,更關乎商業考量。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持續降低,激光雷達與純視覺方案有望在智能駕駛領域實現長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