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備受矚目的懸疑劇《白夜破曉》終于與觀眾見面,該劇作為《白夜追兇》的續作,自11月20日開播以來,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烈討論。眾多粉絲紛紛表示,等待多年的情懷終于得以延續,而該劇的首播成績也頗為亮眼。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白夜破曉》首播日正片播放量即達到了1872.2萬,全網播放量排名第四。截至23日22時,其正片播放量已突破1億大關。這一成績無疑證明了該劇的強大號召力和觀眾的期待值。
為了更好地銜接新劇情,不少觀眾選擇重溫《白夜追兇》。據統計,從9月10日至10月7日,《白夜追兇》的播放量同比上漲了280%。原班人馬的回歸,包括潘粵明、王龍正、梁緣等演員的再度集結,以及編劇指紋、監制王偉、五百的攜手合作,讓這部劇在人員配置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也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然而,盡管《白夜破曉》在演員陣容和制作團隊上延續了前作的風格,但在劇情上卻并未立即切入觀眾熟悉的吳征滅門案,而是選擇了全新的案件作為切入點。在已經播出的前十二集中,復活奇案、地下囚禁、雨夜劈頭士等案件相繼上演,但整體情節推進相對平淡,偵破過程和案子結局也略顯潦草。
例如,“復活奇案”中,離奇消失又突然復活的69號尸體,原本設定極具懸疑感,但最終卻只是揭示了一出兄弟情感糾葛的橋段,讓不少觀眾感到失望。而“雨夜劈頭士”一案,雖然標題驚悚,但真兇的身份卻有些出人意料,也未能滿足觀眾的期待。
隨著劇情的展開,豆瓣上的口碑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部分觀眾認為,《白夜破曉》并未能延續《白夜追兇》的輝煌,劇情平淡、節奏拖沓,甚至有人打出了兩星、一星的評價,甚至選擇棄劇。但也有觀眾認為,在年內播出的同類型劇中,《白夜破曉》仍然算得上高質量之作。
除了劇情上的爭議外,《白夜破曉》在廣告植入方面也引發了觀眾的不滿。據梳理,該劇正片首集廣告多達8個,總耗時達110秒,無論是數量還是時長都創下了優酷開局廣告的新高。廣告合作商涵蓋了度小滿、OPPO手機、飛鶴奶粉等多個品牌,刷新了優酷播前招商的歷史紀錄。
然而,頻繁的廣告植入不僅破壞了觀眾的觀看體驗,還容易擾亂觀看節奏,引發觀眾的憤怒和不滿。有觀眾表示,寧愿找盜版資源也不愿意在優酷上觀看該劇。針對觀眾的反饋,優酷客服表示,會持續優化廣告推送邏輯,但無論何等級的VIP都無法完全避免廣告。
盡管《白夜破曉》在廣告植入和劇情方面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該劇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和觀眾基礎。優酷年內推出的白夜劇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多部劇集在網上掀起收視熱潮,豆瓣評分均在7分以上。尤其是《邊水往事》等作品,更是引發了全網的激烈討論。
然而,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優酷仍需保持警惕,不斷提升劇集質量和觀看體驗,以贏得觀眾的信任和支持。畢竟,只有真正優秀的作品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也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