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不斷進步,國產手機在電池容量上的競爭日益激烈。步入2024年,眾多國產手機品牌紛紛推出了電池容量大幅提升的新機型,其中6000mAh已成為不少機型的標配,更有旗艦機型突破性地搭載了7050mAh的超大容量電池,標志著旗艦手機正式邁入“7”字頭電池時代。
據業內人士透露,2024年將是手機大電池技術的爆發之年。從供應鏈物料信息來看,多家手機廠商計劃在新機型中采用7000mAh以上的電池容量,不僅限于中端機型,旗艦機型也將搭載這一配置。同時,高倍率電芯的快充技術也有望實現百瓦級別的突破。
盡管電池容量大幅提升,但手機厚度并未因此顯著增加。以最近發布的紅魔10 PRO為例,該機搭載了7050mAh的超大容量電池,但機身厚度仍控制在8.9mm左右,與主流旗艦機型相差無幾。這一成就不僅展現了手機廠商在電池技術上的進步,也體現了對用戶體驗的高度重視。
國產手機電池容量之所以能夠實現如此顯著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自研高密度電芯技術的推出。近年來,金沙江、青海湖、藍海、冰川等電池品牌紛紛推出了采用新型電極材料的電芯。這些電芯的共同特點是采用了碳硅負極材料,相較于傳統石墨電極,硅容納鋰離子的能力提升了近24倍,從而實現了電池容量的大幅提升。同時,碳硅負極材料在保證電池穩定性的同時,也有效避免了純硅電極可能帶來的鼓包和爆炸風險。
硅碳電池技術的核心在于將硅嵌入碳骨架之中,通過限制硅的膨脹來保持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隨著硅碳電極中硅含量的不斷提升,以及大規模穩定量產的實現,手機廠商得以在保持手機輕薄設計的同時,大幅提升電池容量。
實際上,國產手機在電池技術上的突破,離不開供應鏈技術的成熟。正如屏幕、解鎖、人臉識別等技術的發展一樣,手機電池技術的進步也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相信未來國產手機在電池容量、充電速度以及續航表現等方面都將迎來更加顯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