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2024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之路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今年,眾多銀行紛紛引入了AI面試作為招聘流程的一部分,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面試模式,也給求職者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在內的多家國有銀行,以及交通銀行、中原銀行、浙商銀行、北京農商行、上海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均在秋招中采用了AI面試技術。這一趨勢讓不少應屆生措手不及,部分學生在尚未適應線下面試的壓力時,就已被AI面試官淘汰出局。
對于許多應屆生而言,AI面試帶來的尷尬體驗是雙重的。一方面,線上面試的形式讓不少住在宿舍的學生感到為難,為了避開室友的干擾,他們不得不尋找偏僻的角落進行面試,整個過程顯得偷偷摸摸。另一方面,AI面試的題目也讓不少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面試問題多為“寶潔八大問”類型,如臨時被領導要求周末參加活動應如何回應等,但部分學生反映,他們收到的提問與所投遞的崗位及簡歷經驗并不匹配。加之AI面試官在提問后往往只給出3秒左右的思考時間,導致不少學生的回答斷斷續續,更加尷尬。
盡管困難重重,為了獲得銀行這份穩定的工作,應屆生們不得不努力適應AI面試。甚至有人選擇使用AI外掛來應對面試,試圖用AI來打敗AI。例如,有學生在面試前會使用AI工具Kimi來模擬回答,通過錄制AI面試官的問題,依靠語音輸入獲取答案,以此來拖延時間并提升回答質量。
AI面試的泛濫背后,是銀行對招聘效率的追求。根據用友發布的報告,AI招聘能夠提升81.8%的招聘效率,降低38.4%的招聘成本。傳統銀行秋招工作量大,報名人數眾多,且招聘流程繁瑣,需要全方位考核求職者的實習經驗、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AI面試技術的引入,無疑為銀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
然而,AI面試也催生了一個新的市場——AI面試輔助工具。這些工具聲稱能夠實時分析面試問題并提供參考答案,幫助學生順利通過AI面試。例如,有學生購買了定價188元的AI“外掛”,該工具能夠識別語音、快速生成答案,并提供了避免被識別的安裝包。這些AI外掛公司雖然數量眾多,但多為新成立的企業,社保人數為0,且由于宣傳作弊等敏感內容,難以在微信、短視頻等平臺進行推廣。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學生通過使用AI外掛順利通過了銀行的AI面試,進入了線下群面環節。然而,這也引發了關于AI面試公平性的討論。牛客發布的《2024年AI面試實踐手冊》顯示,58.5%的受訪者希望AI面試的防作弊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以確保面試的公平性。
AI面試的興起,無疑為銀行招聘帶來了新的變革。然而,對于應屆生而言,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他們需要在不斷適應AI面試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同時,對于AI面試的公平性也需要持續關注和完善,以確保每一位求職者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展示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