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AI人才缺口逐漸凸顯。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部分高校教學仍面臨著與工業實踐脫節、資源差異大等困難,AI師資培訓成為人才培養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解決高校AI人才培養所面臨的現實難點。8月28日,「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飛槳暑期高校行」來到重慶大學,全國各地153名高校教師通過網絡相聚云端,抓緊最后的暑期時間為自己充電。
本次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共同主辦,重慶大學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百度公司協辦,是「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飛槳暑期高校行」的最后一站。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此次活動仍在線上舉辦。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教師將共同完成從AI基礎理論到實踐操作的多個學習內容,探討AI教學新模式。
2021百度飛槳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重慶站
啟動儀式現場,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廖曉峰出席并發表致辭,他提到人才是AI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但目前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了AI技術的落地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本次活動必將為高校培養一批深入理解AI原理、能夠開展實際應用的高水平教師。通過老師們的教學活動,一定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更多高質量AI人才。
不同于以往培訓,本次「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飛槳暑期高校行」系列培訓采用“本校教師+百度工程師”的教學方式,從理論和實操兩方面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師們的AI水平。在為期兩天的授課中,來自重慶大學的馮永、李學明、何中市、周明亮、鄒東升五位老師為本次培訓準備了絕對充足的“干糧”,分享了重慶大學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課程內容涵蓋大數據智能、機器學習基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以及視頻編碼,同時還有百度飛槳深度學習框架的超詳細使用指南,涵蓋鳶尾花分類、波士頓房價預測等多個實踐項目。本次培訓還將邀請百度工程師前來助力,詳解實踐經驗。培訓全程將教學理論與產業實踐相融合,為高校與產業間的知識互通搭建橋梁。
此前「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暑期培訓班」已先后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廈門大學,與各地高校教師共話AI人才培養難題。
復合型AI人才對企業至關重要,依托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功能豐富、開源開放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百度于2021年推出《AI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方案》,將從內容、專項合作、服務層面展開產學研實踐。內容層面,百度將聯合高校出版套系教材、系列課程,同時開放百度及生態合作伙伴輸出的產業級案例與數據集,夯實內容基礎;服務層面,將提供多項服務,包含師資培訓、硬件教具等六大項體系化支持。同時,依靠自身積累的豐富人工智能教培經驗,百度面向高校提供了全套教學資源包、億元算力支持,并與高校共建課程體系。自2018年開始舉辦「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班」至今,百度飛槳已累計培養了2900多位高校教師,覆蓋690多所高校。
AI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方案
長期以來,百度持續積極布局“人工智能+X”復合型人才培養生態,以百度飛槳(PaddlePaddle)為核心,圍繞學習、實踐、比賽、認證、就業等環節,將高校科研人才與企業應用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雙管齊下,創立AI人才培養標準,構建產教融合的AI人才培養體系。
作為國內AI領軍企業,百度持續聯合政府、企業、高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加快“產教融合”腳步、推動AI 人才培養,目前已培養超過100萬AI人才,未來還將培養500萬AI技術與產業人才,助力中國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