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創云市場崛起,挑戰與機遇并存
#機遇#
本月IDC發布的《2020政務云基礎設施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相較2019年,2020年,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市場的增長比例仍高達到25.02%,市場發展強勁。
以容器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將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技術和重要支撐。以自主軟硬件為支撐的容器云作為承載政企數字化系統的核心平臺,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但目前國內云計算產品市場基本被Redhat 、Ubuntu等壟斷,所以,無論從積極應對新一代技術挑戰,還是從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說,中國政企客戶以及云服務商都需要一個安全、自主的容器云底座。
#挑戰#
在新基建、信創和國際競爭形式等背景下,政企用戶的容器云建設,面臨以下三大技術挑戰:
(1)容器云能否全面兼容國產硬件?
容器云構建于國產基礎硬件之上,首先需要考慮容器云與國產主機的兼容性。用戶在不同時期、不同項目中,可能采購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主機,用戶的容器云需要能夠兼容各種型號的主機,為基礎硬件采購提供充分的靈活性,如何廣泛兼容上述的國產硬件,是國內眾多容器云廠商和用戶面臨的技術難題。
(2)怎樣高效便捷的部署和維護容器云?
容器技術應用中,涉及到Docker、k8s、Harbor、Rancher等多種開源軟件,軟件的安裝、配置復雜,日常運行維護以及故障處理的難度很大,不同的開源軟件在持續迭代開發中形成眾多版本,也加大了容器產品的復雜性和維護難度。
(3)容器云能否獲得持續性的商業支持?
2020年8月13日,Docker更新了網站服務協議。根據最新協議內容,禁止禁運國家和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等多個清單的組織和個人使用遵循該服務協議的Docker網站及所有相關網站。受該協議影響的用戶將無法使用 DockerEE、DockerHub等產品。
統信容器支撐平臺應時而生
云時代,如何在一個牢固、安全的云底座上進行云平臺構建成為云服務廠商以及政企用戶面臨的首要問題。統信容器支撐平臺應時而生,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答案。
統信容器支撐平臺產品結構
它是一個開放的、基于開源容器技術開發的基礎支撐平臺。
底層面向5種國產CPU架構和各種rpm系及deb系的linux操作系統。上層業務邏輯不局限于任何一種編程語言,不論是Java、Go,還是Python,都可以做為上層業務邏輯的實現語言,具有可供二次開發的圖形化集群監控和管理界面。
它是一個各層次間解耦的分布式支撐底座。
包含了容器運行時、容器工具層、容器編排、鏡像倉庫、多集群管理平臺、容器安全隔離、k8s插件庫、云原生鏡像庫等多個層次的安裝包和布署腳本。
套件范圍廣、選擇多
容器運行時:runc、kata-runtime、lxc
容器工具層:containerd、docker、isula、podman、buildah、skopeo
容器編排:kubernetes、kubevirt、calico、flannel、docker-compose
鏡像倉庫:docker-registry、harbor
多集群管理:rancher、karmada
容器安全隔離:firecracker、microVM、kata、qemu
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任意幾個層次的軟件包和鏡像,為適配各種系統環境上的各種云平臺應用提供便利。
統信容器支撐平臺架構與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統信容器支撐平臺還提供了應用鏡像、用戶管理、資源監控與配置以及Calico、Flannel等插件接口,用戶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需求進行功能定制和擴展,并將統信容器云集成到已有的云平臺中進行一體化運維管理。
統信容器支撐平臺部署架構
目前,像電科云、阿里云、金山云、靈雀云、精靈云等十幾家云原生廠商均完成了統信容器支撐平臺的適配,并將其作為容器云基礎架構在政府、金融等重要領域進行試點與應用。
當前,新一輪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云時代,同樣需要構建自主、安全的信創云底座。
統信軟件將助力合作伙伴快速構建云平臺,筑牢云底座,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