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的尾聲漸漸逼近,游戲界年度盛事TGA的提名名單于近日揭曉,共計25個獎項提名引發了廣泛關注。在這份名單中,曾風光無限的Bioware攜其新作《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亮相,卻僅收獲了一個提名,令人唏噓不已。
這款備受期待的大作,自發布以來便承載著眾多粉絲的厚望。然而,現實卻給了Bioware一記重擊。《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在首周銷量上僅達到了62萬份,與前作的輝煌成績相比,顯得黯然失色。在Steam平臺上,盡管獲得了“多半好評”的評價,但口碑的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Bioware的輝煌歷史,從《博德之門》系列到《質量效應》三部曲,再到《龍騰世紀》系列,每一部作品都曾是銷量與口碑的雙重保證。然而,自2017年《質量效應:仙女座》因設計缺陷引發玩家不滿后,Bioware的風評便開始一路下滑。此次《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的失利,更是將其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游戲中的DEI(多元化、平等和包容)元素成為了眾多玩家詬病的焦點。從角色設計的抽象到劇情中的“兩分鐘硬控”橋段,這些指向性明顯的設計在玩家群體中引發了強烈的反感。尤其是在經歷了《星戰亡命徒》和《星鳴特工》等作品的洗禮后,玩家們對于這類元素的容忍度已經降到了冰點。
然而,將Bioware的衰敗完全歸咎于DEI元素顯然是不公平的。事實上,Bioware在游戲中加入LGBT元素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2003年的《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中,便已經出現了女同性戀角色Juhani。此后的作品中,無論是《翡翠帝國》中的同性伴侶選擇,還是《質量效應》系列中的女同性戀配對選項,都體現了Bioware在多元化方面的嘗試。
真正導致Bioware衰敗的,是其內部管理和項目管理的混亂。早期的Bioware雖然經常面臨趕工的壓力,但憑借開發者們的強大能力和“Bioware Magic”精神,總能在發售前創造出一款款經典作品。然而,隨著項目規模的擴大和復雜度的增加,這種開發模式逐漸失去了效力。在《質量效應:仙女座》和《圣歌》兩個項目的失敗中,Bioware的內部矛盾和問題開始全面爆發。
加拿大和美國兩間工作室的競爭、核心老員工的離職、項目決策的拖延以及EA的過度干預,都使得Bioware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直到《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的發布,Bioware仍然未能走出困境。這款游戲雖然質量尚可,但在玩家抵制DEI元素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最終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如今的Bioware,似乎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無論如何,它仍然擁有著一批忠實的粉絲和強大的開發能力。未來,Bioware能否重拾舊日榮光,還需要看其能否在內部管理、項目管理以及游戲設計等方面做出實質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