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衛生紙“減量不減價”的現象引發了消費者的廣泛熱議,繼衛生巾“偷工減料”爭議之后,紙巾變薄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張燕,一位習慣于在樓下超市購買“原木純品”抽紙的消費者,最近趁著清風旗艦店打折的機會,決定囤一些貨。然而,當她收到貨后發現,這些紙巾與平時自己購買的有所不同。仔細查看產品詳情頁后,她才發現原來這些紙巾是120抽,每抽包含三張紙,總共360張。張燕感嘆道:“真沒想到現在旗艦店也會玩這種文字游戲,算下來其實也沒比超市便宜多少。”
同樣,許璐也在網絡上看到了關于紙巾品牌質量參差不齊的反饋。為了親自驗證,她購買了不同品牌的100抽抽紙進行對比。通過實際測量,她發現不同品牌的紙巾長度差距最高達到了近80毫米,重量差距也有30多克,相當于有的品牌相比其他品牌縮水了三分之一。許璐表示,自己以前購買抽紙時也踩過不少坑。
江蘇的劉言琪在“維達球貿專賣店”購買了16包抽紙,因發現紙張破損,平臺賠付了8元,并要求她將破損抽紙寄回。劉言琪詢問客服這些破損紙巾是否會重新打包賣給其他客戶,客服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在劉言琪表示要舉報后,客服又補充道:“我們不會把人家拆開的給您發的。”劉言琪嘗試向平臺舉報商家,平臺客服回應稱:“不用退回紙巾,平臺會維護消費者權益。”
張晴在“雙十一”期間在得寶旗艦店購買了四箱紙巾,并收到了一包手帕紙作為贈品。然而,當她為了湊單退貨并重新購買時,賣家卻拒絕發送贈品,并且與贈品綁定的訂單也被自動取消。盡管張晴與得寶客服多次溝通無果,但最終店鋪退還了0.1元的贈品金額。
周茹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她發現,同樣在得寶旗艦店購買的紙巾,在不同時間購買價格差異巨大。她在9月份以24.9元的價格購買了一箱20包的紙巾,而半個月后復購時價格漲到了29.9元。到了“雙十一”大促期間,同樣的店鋪和商品標價竟然高達59.9元,需要通過各種滿減活動券才能達到29.9元的價格。周茹氣憤地表示:“知道消費者都趁著大促想囤貨,就故意漲價,實在太惡心了!”
盡管各大紙企紛紛表示產品規格沒有變化,但生活用紙成本的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據理財公司LendingTree分析,自2021年以來,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超市貨品在尺寸或分量上有所縮減,特別是衛生紙和紙巾等家庭紙制品,超過60%的產品都出現了縮水現象。生活用紙漲價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去年針葉林木漿和闊葉林木漿價格分別上漲了13%和15%,導致生活用紙成本全面上漲。與此同時,棉花原料成本是木漿的兩倍,一些高端綿柔紙中含有棉花成分,也增加了成本。
多家紙企紛紛宣布價格調整,有的甚至在一個月內上調了三次。然而,隨著紙漿價格的回落和新增產能的釋放,供應壓力持續增加,生活用紙價格卻出現了跟跌現象。目前,四大生活用紙巨頭凈利均出現下滑,傳統紙企的渠道優勢正在喪失,各行各業做快消品的廠商們都在爭搶市場份額。
電商成為了主要銷售渠道后,紙企也只能加入薄利多銷的行列,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電商特供紙巾,并將紙巾分為S/M/L/XL號以獲取高毛利。然而,消費者對價格和分量的敏感度越來越高,即便是像紙巾這種日常用品的“偷工減料”也會引發廣泛關注。不知道在衛生巾事件之后,衛生紙是否會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