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戲界的一則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小米服務器上的熱門游戲《原神》宣布即將停運。根據公告,自11月20日早上6點起,該游戲的充值入口及新用戶注冊將被關閉,而正式停止運營的時間則定于2025年1月20日。不過,玩家有機會將他們在小米服務器上的賬號數據遷移至官方服務器。
這一決定迅速在游戲玩家中掀起熱議,畢竟《原神》作為一款備受歡迎的爆款游戲,其渠道服的停運實屬罕見。有游戲策劃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停運可能與小米和米哈游之間的收益分成模式發生變化有關。合作多年后,雙方的收益情況可能已無法滿足彼此的期望,導致合作基礎動搖。整體來看,這反映了某種收縮的趨勢。
實際上,米哈游的收縮降本策略不僅體現在渠道服的關閉上。今年以來,公司在業務投入和廣告投放上都有所減少。例如,在暑期檔,米哈游減少了在聯盟媒體上的廣告投放,包括穿山甲聯盟和快手聯盟等。相比之下,同類競品游戲《鳴潮》則繼續加大買量力度。自9月以來,米哈游的海外運營、社區等部門也相繼進行了調整優化,降本增效成為公司當前的主要戰略。
同樣在11月,有消息稱米哈游正在大幅減少用云量,對某家云大廠的預算近乎減半,從原先的每年約10億降至不足6億。這一舉動被外界戲稱為“米哈游也開始省錢了”,但背后可能反映出公司正面臨發展瓶頸。
米哈游無疑是國內游戲行業的佼佼者,僅次于騰訊和網易。據數據顯示,米哈游2023年的年營收超過300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其三大旗艦產品:《原神》、《崩壞:星穹鐵道》和《絕區零》。然而,從最近的報道和數據來看,這三款游戲正面臨下滑的困境。游戲分析機構指出,《原神》的營收在過去12個月里持續下滑,玩家支出遠低于前三年的水平。
同樣,《崩壞:星穹鐵道》在iPhone端的預估流水數據也顯示出下滑趨勢,盡管在今年9月底前都保持較穩定的營收,但此后最高峰則維持在150萬美元之下。相比之下,《絕區零》的下滑趨勢更加明顯,自游戲上線至今,其在iPhone端的預估營收一直在下滑,整體預估收入也遠低于前兩款游戲。
二次元游戲市場的整體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游戲工委發布的報告,今年上半年,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實銷收入同比減少5.39%,主要原因是頭部老產品生命周期進入尾聲,而新品潛力尚未得以完全釋放。
玩家對《原神》的熱愛程度也出現了一定變化。以小米渠道服關停為例,不少玩家在社交平臺上留言,希望《原神》的B站渠道服也能合并至官方服務器。有B站渠道服玩家表示,現在渠道服聯機匹配的時間越來越久,感覺沒什么人玩了,希望B站渠道服也能合并到官方服。同時,《原神》的交易數量也在增加,年初時只有12萬的賬號在交易,而到了7月,這一數字已近17萬。
面對這些挑戰,米哈游也在積極尋求破局之道。一方面,公司在削減云預算的同時,也在自建機房等方案上加大投入,并加碼布局云游戲渠道。通過設立多個機房,向周邊地區提供持續穩定的云游戲服務,成功降低了云服務的成本,減少了虧損。另一方面,米哈游也在深入AI業務,通過運用AI技術降低新品游戲的開發成本,并在美術素材制作上發揮顯著的降本作用。
米哈游還在注重游戲IP聯動的重要性,通過與其他IP合作,拓展更多的受眾群,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用戶轉化率。同時,公司也在加速對新游的研發,將雞蛋放到更多籃子上,尋找新的增長點。然而,能否復制《原神》的成功模式,仍然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