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辭掉穩定工作、投身于游戲創業的浪潮中,Rico和他的七人小隊“在逃牛馬工作室”已經歷了一年的風雨兼程。這個年輕的工作室,以研發小游戲為起點,將首款試水作品發布在了TapTap平臺上,旨在通過實踐熟悉游戲從創意到上線的全過程。如今,團隊間的默契日益增強,他們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下一款正式作品的問世。
近年來,小游戲市場猶如一匹黑馬,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目光,Rico便是其中之一。小游戲,這個依托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以輕量化、休閑化為特點的游戲類型,憑借《跳一跳》、《羊了個羊》等爆款迅速走紅。據熱云數據發布的報告,2023年中國手游用戶數量達6.57億,微信小游戲用戶總量更是突破了10億大關,小程序游戲年收入高達200億元,同比增長300%。
小游戲市場的盈利模式多樣,主要包括通過廣告變現(IAA)、購買道具變現(IAP)以及兩者結合的方式。由于開發周期短、審查相對寬松、受眾廣泛,小游戲成為了許多創業者或尋求副業者的首選。然而,隨著行業環境的變遷,不少開發者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了這個領域,也讓更多人開始審視小游戲市場的未來。
“相比于傳統的App游戲,小游戲內容較為簡單,體量小,其發展的天花板顯而易見。”Rico坦言,“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通過廣告收入快速獲利,這對于快節奏的研發生活而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回望近兩年,小游戲市場經歷了諸多變化。一方面,大廠紛紛入局,憑借雄厚的資金和研發實力,搶占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游戲用戶總量趨于飽和,買量成本不斷攀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團隊是否還能在小游戲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對于尋求出路的開發者而言,小游戲是否依然是“打工人”的一條可行退路?
通過與多位創業者及行業人士的深入交流,我們試圖揭示當前小游戲市場對中小團隊的機遇與挑戰。盡管面臨諸多困難,小游戲市場仍在持續增長。早在2017、2018年,《跳一跳》的火爆便拉開了小游戲市場的序幕。那時,小游戲門檻低、用戶粘性雖弱,但能迅速積累大量收入。蝦哥,一位深耕小游戲領域的資深人士,見證了這一波熱潮的起伏。他回憶道,2018年至2020年間,小游戲市場經歷了最初的繁榮,以換皮海外熱門游戲模式為主,IAA類產品大行其道。
然而,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小游戲市場進入了低谷期。隨著《原神》等高質量手游的推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換皮產品和流量生意愈發艱難。版號政策的收緊更是讓小游戲的變現渠道受到了限制。不過,隨著硬件設備和開發引擎性能的提升,小游戲逐漸從休閑向中重度轉型,IAP品類開始嶄露頭角。
2022年,字節跳動開放了微信小程序買量,為小游戲市場帶來了新的流量紅利。微信小游戲內存擴容,支持更多重度游戲的運行,《咸魚之王》、《瘋狂騎士團》等IAP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羊了個羊》的爆紅更是將小游戲重新推向了風口浪尖。
《羊了個羊》的爆紅讓小游戲市場再次煥發活力
大廠的下場無疑是這一波小游戲熱潮的最大變化之一。在手游市場競爭激烈、出海受阻的背景下,小游戲市場因其增長潛力而備受大廠青睞。Rico的“在逃牛馬工作室”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他們不僅要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還要應對大廠帶來的壓力。
與大廠相比,中小團隊在研發實力、買量資金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Rico坦言,他們做一款小游戲,快的需要兩三周,慢的話要一兩個月,在迭代速度和玩法創新上難以與大廠匹敵。缺乏買量和推廣所需的資金也是中小團隊的一大困境。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尋求合作、了解發行鏈條,這一過程耗時費力。
盡管如此,Rico認為大廠的下場并非全然壞事。“大廠的下場至少說明了這個賽道是被認可的,有潛力的。”他認為,大廠能夠推動小游戲市場的正規化和精品化,延長市場的上升期。中小團隊則可以在創意方面發揮優勢,通過不斷的試錯和驗證,探索新的游戲類型。
“背包Like”玩法的興起讓眾多廠商開始融合這一元素
對于中小團隊而言,現在是否依然是入局小游戲的好時機?蝦哥給出了他的看法:“保守地說,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但對于一些人來說,除了做小游戲還能做什么呢?做游戲已經產能過剩了,你只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能持之以恒的事情去做。”他強調,團隊要衡量自身優勢,理解小游戲市場的流量和商業邏輯,而不僅僅是產品邏輯。
Rico和他的團隊也在不斷地與市場磨合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軌跡一眼望到頭,更不想在35歲就面臨退休的困境。因此,無論整體行情如何變化,他們都選擇了堅持自己的道路。
Rico的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下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