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停更超過三年的漫長等待后,網絡紅人李子柒以一種王者歸來的姿態重返公眾視野,不僅在國內掀起熱議,更是在海外粉絲群體中引發巨大反響。其復出的首支關于“漆器”制作的視頻,在短短十分鐘內便收獲了超過五千條海外評論,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便在停更期間,李子柒在海外平臺的粉絲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持續增長,YouTube上的訂閱量已突破兩千萬大關。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傳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李子柒的成功案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諸多啟示。在當今的國際輿論場上,中國既收獲了眾多正面評價,也面臨著不少抹黑與攻擊。正如有觀點指出,新中國已經解決了“挨打”和“挨餓”的問題,現在亟需解決的是“挨罵”的問題,構建更加有效的國際傳播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而近年來,那些意外走紅的中國故事,往往并非刻意為之,如李子柒的田園生活,云南野生亞洲象的遷徙直播,以及游戲《黑神話:悟空》等,都以一種自然、親切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中國的魅力。
這些故事之所以能夠跨越文化界限,引起廣泛共鳴,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以個人為主體的國際傳播模式逐漸成為主流,那些柔軟、親切、易于感知的內容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另一方面,這些故事超越了文化的隔閡,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認同。無論是李子柒視頻中那種前現代、去工業化的生活敘事,還是云南亞洲象遷徙所展現的自然之美,都深深觸動了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心弦。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傳播主體在講述中國故事時,往往并沒有刻意灌輸大道理,而是以一種記錄自己“小確幸”的方式,將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審美意趣融入其中。例如,李子柒在制作燈罩、釀制醬油、縫制漢服的過程中,通過一舉一動、一針一線,將中國的傳統技藝和審美理念自然而然地呈現給觀眾,這種潤物無聲的傳播方式,比空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更具感染力。
在塑造國家形象的過程中,除了作為傳播主體的自我形象塑造外,作為傳播客體的他者形象塑造同樣重要。傳播學理論指出,受眾更傾向于接受與自身身份相近的傳播者的觀點。因此,那些由外國面孔講述的中國故事,如“歪果仁研究會”“China Travel”等,在海外受眾中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鳴。這些外國朋友通過自己的視角解釋和傳播中國文化,讓海外受眾在聽“自己人”講中國故事時,幾乎沒有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的障礙,從而更加真實、生動地感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