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2024年的游戲界,一款名為《黑神話:悟空》的單機動作游戲橫空出世,迅速在Steam平臺上創造了驚人的在線人數記錄。從發售開始的25分鐘內突破50萬,到1小時后激增至100萬,再到后續的150萬、200萬,這些數字無疑為游戲玩家及從業者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然而,在這場數據盛宴中,一個小插曲卻意外揭示了“國游銷量榜”這個幕后英雄的微妙地位。原來,財聯社及后續報道中的數據統計者名字出現了誤差,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國游銷量榜”。當晚19:20,他們在B站賬號“國游銷量”、百度貼吧“國游銷量吧”以及微信公眾號“國游銷量榜”上率先發布了這一數據。盡管團隊成員明火表示,他們在微博同步消息后反響平平,但這并不妨礙“國游銷量榜”在行業中的重要地位。
“國游銷量榜”團隊,這個在國產單機、買斷制游戲銷量統計領域頗具影響力的獨立團隊,已經走過了近十年的歷程。他們的出現,源于2015年3月創立的“國游銷量吧”,一群因熱愛國產單機游戲而聚集在一起的玩家,開始了這項看似平凡卻意義非凡的統計工作。
在中國游戲產業中,國產單機游戲一直處于相對邊緣的位置。但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團隊堅持開發單機游戲,并在Steam等平臺獲得大量關注,國產單機游戲逐漸重回大眾視野。而“國游銷量榜”的數據,也隨著這股熱潮被廣泛傳播和引用。
從最初的“手藝活”到如今的算法統計,“國游銷量榜”經歷了多次轉型和升級。一開始,他們通過手工統計各平臺的公開銷售數據,每月更新月榜,年末進行匯總。然而,隨著Steam平臺的興起和隱私政策的更改,他們不得不自主研發新的銷量算法,以應對數據獲取的挑戰。
經過多年的驗證和迭代,他們的自研算法已經相當復雜和精準。團隊成員表示,現在業界常用的“評論數法”存在諸多問題,而他們的算法則綜合考慮了游戲的類型、評論數、好評率、評論語言等多個因素,能夠得出更加準確的結果。
在團隊成員看來,他們的工作不僅是為了興趣和熱愛,更是為了用數據發明一種語言,去描述國產單機游戲的生態和發展。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為行業提供價值,為玩家和制作者提供信息和建議。
正如他們所言,“我們原本的定位是以玩家心態自建的公益小組,主要面向其他玩家和大眾。逐漸接觸行業后,業內會把我們視作類似于‘行業專家組’的組織。這反而跟最初的自我定位有一些微妙的偏差。”但無論如何變化,他們都將繼續堅持自己的初心和熱愛,為國產單機游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