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北京一15歲少年小徐,因冒用母親身份信息進行游戲充值,引發一起消費糾紛。據悉,小徐在未經母親同意的情況下,通過其微信向游戲平臺充值近5000元。事后,小徐母親將游戲平臺及收款方告上法庭,要求全額退款并賠償。
據了解,小徐因癡迷游戲,利用父親手機副卡注冊短視頻平臺賬號,并鏈接至游戲進行實名認證。在游戲過程中,他多次趁母親不備,通過其微信購買游戲道具,金額從幾元至幾百元不等。
一審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為,雖然小徐是未成年人,但游戲平臺和收款方已按照國家規定接入了防沉迷實名認證系統,且小徐使用的是其監護人的身份信息進行操作,因此平臺及收款方并無過錯。法院同時指出,監護人在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理性上網方面存在明顯不足,應承擔主要責任。
在綜合考慮雙方過錯及國家相關規定后,一審法院酌定游戲平臺和收款方退還小徐已消費的充值款2000元,并駁回其他訴訟請求。小徐母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但二審法院維持了原判。
此案引發社會關注,不少專家表示,家長在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養成健康游戲習慣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呼吁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切勿過度依賴未成年人游戲充值退款機制。
同時,該案也為游戲行業敲響了警鐘,提醒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責任,不斷完善防沉迷系統和技術手段,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