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一起涉及知名游戲《戀與制作人》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引發了廣泛關注。浦東法院公布了該案的典型案例,揭示了某記賬軟件因不當使用《戀與制作人》游戲元素而被判侵權的細節。
據悉,該軟件預置了《戀與制作人》游戲中的所有角色作為“聯系人”,試圖通過模仿游戲的沉浸式對話戀愛互動場景來吸引用戶。同時,該軟件還利用發送角色相關照片、升級VIP等功能誘導用戶付費或觀看廣告,從而實現盈利目的。
《戀與制作人》的運營方疊紙公司對此提起訴訟,認為該軟件的行為侵犯了其著作權和注冊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疊紙公司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02萬元。
經過審理,浦東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訴侵權軟件的行為確實侵犯了疊紙公司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然而,法院并未支持疊紙公司關于商標侵權的指控。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停止涉案侵權行為,并酌定賠償疊紙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1.85萬元。
在另一起引人矚目的案件中,《幻獸帕魯》的研發方Pocket Pair公布了被任天堂及寶可夢公司起訴的細節。原告兩公司主張,《幻獸帕魯》侵犯了其三項專利,要求該游戲下架,并索賠至少47萬元人民幣。
此案中,原告提出的涉案專利申請日期均在《幻獸帕魯》上架之后,引發了關于在后申請專利是否能主張侵權的討論。不過,據了解,任天堂采取了“分案申請”的途徑,其母專利已在較早時間申請注冊,因此有可能對《幻獸帕魯》主張專利權利。
還有一起因售賣游戲外掛而被封號引發的糾紛案。玩家小趙因在游戲中宣傳“輔助”被舉報,隨后游戲公司A對其賬號進行了封號處理。小趙不滿處理結果,將A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封賬號或賠償經濟損失2000元。
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為,小趙的行為符合A公司封停處理細則中規定的宣傳“外掛”行為。盡管小趙辯稱其宣傳的并非外掛而是合法輔助工具,但未能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因此,法院駁回了小趙的訴訟請求。
這些案件提醒我們,游戲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至關重要。游戲公司和玩家應共同維護一個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游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