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ntel第13代酷睿平臺與AMD銳龍7000平臺的相繼發布,兩者均宣布了對PCIe 5.0 SSD的支持,然而這一技術目前仍屬于“未來戰備”階段。市場尚未正式迎來PCIe 5.0 SSD的上市,即便有少量產品問世,價格也將高居不下,普及之路預計還需一至兩年時間。因此,在當前裝機選擇中,PCIe 4.0 SSD仍然是性價比更高的首選。
近期,我們搭建了一套高性能游戲平臺,配置了AMD銳龍9 7950X處理器、技嘉小雕X670 AORUS ELITE AX主板、七彩虹iGame RTX 4080 16GB Vulcan OC顯卡,但在選擇固態硬盤時遇到了難題。此時,朗科送來了其新品NV5000-t 1TB PCIe 4.0 NVMe SSD進行測試,這款SSD官方標稱持續讀寫速度為4800/4600 MB/s,隨機讀寫速度達到400K/530K IOPS,非常適合作為系統盤。通過裝機實測,我們將驗證其是否能夠滿足高性能平臺的裝機需求。
硬件配置清單如下:處理器AMD銳龍9 7950X、主板技嘉小雕X670 AORUS ELITE AX、顯卡七彩虹iGame RTX 4080 16GB Vulcan OC、固態硬盤朗科NV5000-t 1TB SSD、散熱器鑫谷昆侖360一體式水冷、內存XPG龍耀DDR5-6000MHz 16Gx2套裝、電源鑫谷昆侖KL-1250G、機箱鑫谷昆侖御風。
這套平臺基于銳龍9 7950X處理器和RTX 4080顯卡,輔以朗科NV5000-t高速PCIe 4.0 SSD和大容量DDR5高頻內存,不僅能夠在4K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3A游戲大作,還能在視頻剪輯、直播、3D建模等生產力應用中發揮出色性能。
接下來,讓我們重點關注朗科NV5000-t。這款SSD采用NVMe 2280接口規格,傳輸通道為PCIe Gen4x4,目前在售有512GB和1TB兩個容量版本。我們測試的1TB版本持續讀寫速度為4800/4600 MB/s,隨機讀寫速度為400K/530K IOPS,標稱寫入量為640TBW,提供5年質保。
NV5000-t配備了散熱貼片,整體厚度約為3mm,非常纖薄,尺寸為22mm寬80mm長,適合安裝在超薄本或PS5主機中。散熱貼片由鋁片和石墨烯材質組成,可實現快速散熱,加上“智能溫控技術”,確保SSD在高速運行時不會過熱。
NV5000-t采用單芯片布局,背面焊位留空,僅貼有產品標簽紙。與之前的朗科NV5000相比,NV5000-t在外觀上有所不同,前者為馬甲版本,厚度為11.25mm,而后者為散熱貼版本,厚度為3mm。NV5000-t使用新銳品牌TenaFe TC2200主控,功耗控制出色,低于1.5W,PS4模式休眠狀態功耗低于1mW,適用于筆記本等應用場景。它還支持Host Memory Buffer (HMB)、分級電源管理、端到端數據保護、數據加密等多項功能。
性能測試方面,朗科NV5000-t 1TB PCIe 4.0 SSD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持續讀取速度為4728 MB/s,連續寫入速度為4546MB/s,與官方標稱值基本一致。在4K QD1隨機讀寫上,也表現出色,速度分別為63MB/s和185MB/s。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總分突破了5100分,遠高于PCIe 3.0 SSD。在TxBENCH測試中,持續讀寫速度分別達到4545MB/s和4620MB/s。在ATTO磁盤基準性能測試中,讀取速度最快達到4.47GB/s,寫入速度最快達到4.32GB/s。
在3DMark存儲基準測試中,朗科NV5000-t 1TB PCIe 4.0 SSD得分為1799,平均傳輸速度為314 MB/s,平均延遲為102us,游戲加載速度快且穩定,為玩家提供超流暢的游戲體驗。在PCMark8測試中,綜合得分為5044分,帶寬為400MB/s,可快速完成Adobe Photoshop、Adobe InDesign、Illustrator等各類應用的數據載入任務。在數據拷貝測試中,寫入和讀取52GB超大文件的速度分別保持在1.33GB/s和1.36GB/s左右,效率驚人。
為了檢驗朗科NV5000-t 1TB PCIe 4.0 SSD的SLC緩存空間,我們進行了全盤連續寫入測試。結果顯示,SLC緩存空間大約在100GB左右,有緩存時寫入速度約為4600MB/s,緩存用盡后速度逐漸下降,最終降至500MB/s。在IOMeter穩定性測試中,面對高強度寫入,SSD的穩定性表現令人放心,數值分布集中,保持在45000-60000 IOPS之間,緩存用盡后在5000-20000 IOPS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