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約車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起因是網絡上頻繁曝出的關于車內空氣質量不佳的吐槽。不少乘客抱怨,搭乘網約車時常會遭遇難聞的氣味,仿佛開啟了一段“盲盒式”的乘車體驗。有乘客形象地描述道:“一上車就像進了師傅的被窩,哪怕開著車窗吹冷風,也得強忍著那股異味。”
電影《好東西》中的一句臺詞“快車太臭,除非女司機”更是將這一話題推向高潮,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網約車作為現代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其車內環境直接影響著乘客的乘車體驗與健康。
以皮革為例,其加工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化學制劑,如含甲醛的有機鞣劑和固色劑等。這些化學物質不僅帶來了難聞的氣味,還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一項針對新日本私家車的調查顯示,車內微環境中檢測到了275種有機化合物,其中不少是致癌、致病的有機化合物。
除了原材料和加工過程中的化學物質,車內空氣質量還受到溫濕度變化的影響。夏季高溫時,車內甲醛等揮發性物質的濃度會顯著升高,而冬季開暖風空調則會讓車內整體溫濕度升高,導致污染物濃度增加。冬季通風不佳,乘客吸入的污染物更多,患病、致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面對網約車內的異味問題,乘客和司機都應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勤打掃、勤通風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司機應保持車內整潔,定期清理車載空調和內飾;乘客在乘車時也可以適當開窗通風,以減少異味的困擾。當然,如果異味實在嚴重,乘客也可以選擇其他出行方式,比如步行、騎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