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年來,跨界合作的風潮席卷各行各業,而在咖啡領域,這股風潮更是演繹得別具一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早期的星巴克到如今的瑞幸、庫迪,再到各類小眾咖啡品牌,國內咖啡市場持續升溫。而近兩年,咖啡市場更是迎來了新一輪變革——“跨界合作式”進場。同仁堂的“朋克養生咖啡”、杭州永福寺的“慈杯咖啡館”、狗不理的包子配咖啡等,各種跨界嘗試層出不窮。
這股跨界之風并未停歇,反而愈演愈烈。近日,小紅書周邊咖啡線下店Red Corner在上海正式開業,家電企業追覓科技也推出了DREAME Cafe。就連香港廉政公署也發文表示即將推出“一九七四”咖啡廳??Х荣惖雷兊迷絹碓綋頂D,但跨界選手們依然前赴后繼。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10日,最近一年新開咖啡門店數高達87630家,其中20家連鎖咖啡品牌1月份新開門店1504家,同比上升80.55%;新注冊的咖啡相關企業3621家,同比上升73.67%??Х仁袌龅幕鸨潭瓤梢娨话?。
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是吸引跨界選手涌入的重要原因。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2817億元,消費人次突破3億,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萬億規模。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自然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
國內日漸濃厚的咖啡文化也是推動跨界咖啡發展的關鍵因素。在物質文化豐富的都市,咖啡館成為了人們放松、社交的重要場所。一句“老地方見”逐漸取代了曾經的“吃了嗎”,成為新的口頭禪。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人均年飲用咖啡數已上升至16.74杯,咖啡已成為年輕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跨界咖啡選手們主要分為“走心派”和“形式派”兩大陣營。喜茶、蜜雪冰城、麥當勞、肯德基等屬于“走心派”,他們認真經營咖啡業務,希望通過咖啡拓寬市場、爭奪流量。而追覓科技、瑞思邁等則屬于“形式派”,他們更注重利用咖啡作為傳播媒介,推廣自有品牌的核心產品。
“走心派”通過跨界咖啡實現了品牌形象的升級和市場份額的拓展。以中國郵政的郵局咖啡為例,將郵局與咖啡相結合,打造懷舊風格的網紅打卡點,成功吸引了年輕人的關注。而“形式派”則通過咖啡空間與品牌產品的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消費體驗和生活理念。
咖啡之所以成為跨界品牌的寵兒,源于其天然的社交屬性、品牌包容性、廣泛的用戶群體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缃绾献鞔蚱屏瞬煌I域之間的壁壘,帶來了用戶群的流動和新的用戶群的形成,從而擴展了業務的邊界。
然而,跨界合作并非萬能的鑰匙。在跨界背后,無論是“走心派”還是“形式派”,都需要面對如何吸引用戶持續付費的問題。近年來,茶飲聯名等跨界合作頻繁出現,但真正出圈的并不多,吐槽和質疑聲此起彼伏。這背后,產品設計和口味的不足成為被吐槽的主要原因。
在國內這個龐大且多元的市場中,跨界合作是抓住市場趨勢的可行方式,但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創新同樣不可忽視。只有兩者兼顧,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